新华网上海7月30日专电(记者 许晓青)20岁出头的北京某火锅店服务员周小杰前不久经历了一场“奇遇”。爱看电视的她,在火锅店一边哼歌一边工作,巧遇了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节目组。这次意外的“抢镜”,让这个出生在河南的打工妹有了在镜头前抒发一番个人收视看法的机会。
周小杰对节目组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希望“让更多的‘草根’登上电视节目的舞台,表现一下自己,唱出自己的声音,证明你的青春没白过……”
今年以来,从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中国合伙人》起,“青春”几乎成为2013年度中国文化产业的最热关键词。进入8月,《青春派》《小时代2》《神奇》等一系列国产青春题材电影还将“接力”上映。与此同时,在网络文学、音乐领域,与青春相关的征文大赛、歌曲创作及各种衍生品层出不穷。在电视屏幕上,以“青春”为主题的《中国梦之声》八强选拔赛收视率也一路飙高。
“青春热”能否持续“点亮”中国的文化产业?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考察当今青年群体的精神诉求,“青春”题材“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今后以青春为主题的文化产业仍大有可为。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认为,即使像周小杰这样普普通通的火锅店服务员,也一样有自己的青春梦想,他们的文化需求应当得到更充分地满足。
严教授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通过求学和就业从村镇向城市转移,他们面临工作、婚恋、社会评价等多方面的压力,有的迷茫和困惑已远远超过了他们父辈曾经面临的问题。在转型期的社会里,年轻人更渴望通过文艺作品、通过影视和网络,找寻到一点共鸣、一些美好的希望。而作为文化内容的生产者,更应当思考究竟能给年轻人一点什么。
电影《致青春》的出品人王长田也认为,“青春”题材大有可为,这是与中国年轻一代正在文化领域“冒尖”不无关系。他说,“青春”的文化概念与市场化的产业运营是可以对接的。继《致青春》《中国合伙人》之后,光线影业依然坚持不懈挖掘年轻受众喜爱的题材,同时也挖掘年轻一代的电影人。在这家公司的黑板上,已经贴着100多个青年“候选人”的名字。
专家指出,青春题材的大行其道,与改革开放30余年的积累,与中国社会形态本身的现代化转型都有着密切关联。
“任何一个时代的青年群体,都不会愿意被说成是‘暮气沉沉’的,即使是更年长的群体在怀旧时,也一样充满了自信。从这一点看,只要积极培育,这股‘青春文化热’只会更加繁荣,青春不会‘老去’。”复旦大学青年组织与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副教授这样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