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百岁杨绛笔耕不辍 守护文化历史记忆--最完整杨绛作品集今年底将面世
发布时间:2013-07-18 阅读次数:1058次

  新华网北京7月16日电(记者 璩静)7月17日,将迎来杨绛先生102岁生日。人民文学出版社16日透露,《杨绛文集》修订本正在策划中,预计今年年底推出。这也将成为迄今汇集杨绛先生作品及图片最为完整的作品集。

  文集修订版年底出版

  现有的《杨绛文集》为8卷本,共250万字。第一卷小说卷选收长篇小说《洗澡》和短篇小说7篇;第二、三卷散文卷选收《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写与杂忆》《钱钟书离开西南联大的实情》《怀念陈衡哲》等以及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创作的重要散文;第四卷为戏剧文论卷。第五至八卷收入重要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除了杨绛撰写的自序和创作大事记,文集还收录了大量她挑选的珍贵文献和图片。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说,今年年底出版社将推出《杨绛文集》修订版拟收录杨先生2004年以后的创作,包括《剪辫子的故事》《漫谈红楼梦》《魔鬼夜访杨绛》等未发表过的作品和正在创作中的一些文章,但具体内容“还未确定”。

  百岁老人勤写作

  1957年,通晓英法两国语言的杨绛接到翻译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的任务,待她找来各种英法文译本比对后发现,译本始终代表不了原著。于是,年近六旬的她从零开始学习西班牙文,至1961年才开始动手翻译。1978年,《堂吉诃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个译本曾被邓小平作为礼物送给西班牙国王。

  这些年,杨绛先生一直笔耕不辍,《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作品接连问世。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透露,晚年的杨绛更以惊人毅力开始整理钱钟书7万余页的手稿,《钱钟书手稿集》2003年能与读者见面,杨绛居功至伟。此外,《我们仨》截至目前也已发行超过100万册,重印了十几次,堪称超级畅销书。

  生活低调几近“隐身”

  杨绛曾在一篇名为《隐身衣》的散文中写到她和钱钟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现实生活中,她深居简出,闭门谢客,几近“隐身”。作为文集责任编辑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退休干部王瑞几乎每年都要拜访杨先生。

  在王瑞眼中,杨绛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她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起来锻炼、走步,现在还可以下楼转圈。每天看电视了解时事,还坚持写一些。这些都源自她对文化的信念,对人性的信念,她相信人是向好的。她有一个底线,所以她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把朋友之间的信件能拿出去拍卖。”据了解,杨绛每天都会用小楷抄写钱钟书的《槐聚诗存》,还一直坚持写一些回忆文章。

   稿费全部捐赠助学

  自2001年起,杨绛的作品稿酬都托管至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基金专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管士光、李昕等也证实,“钱杨”夫妇这些年的版税、稿费都是直接划到清华大学。“对她来说,名利都不在考虑之内,你到她家就可以看到,家里很简朴,但是她不断地在写东西,关心国家、文化各方面的事情。”管士光说。

  郑土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和杨绛是相识近半个世纪的同事,“杨先生这一辈子经历的太多了,可她还是保持一颗坚强温暖、无比包容的心。”他用“文化圣贤”来形容“钱杨”夫妇,“他们不在任何压力下说一些违心的话,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极为少数。他们的一生充满仁爱之心,追求真理,不畏强权,这是让我最敬仰的地方。”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0993790626526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