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 近年来,大量的所谓日本回流、美国回流、香港回流、英国回流拍品,似乎成为拍卖行业的新宠。随着大量回流作品的征集和拍卖,回流作品的资源也就逐渐产生了危机,尽管如此,拍卖行仍认为回流作品是当下拍卖品的一大卖点。于是,大量作伪的回流作品就相应而生。
然而,千万不要低估当代作伪的造假手段,作伪者的用心和对作伪技术以及诸多专业信息的把握,对历年来中国作伪艺术品生产技术手段的分析和传承,加上更多“高科技”的介入,回流的伪作无疑成为当下作伪产业的重大项目。具体地说,作伪者从海外收购大量的无名作品,甚至是工艺品,利用它们原来装裱的基础,将伪作融入其中,传统称之为“倒棺材”,俗称“装老套”,这种手段越来越精到,且越来越科学化,对那些以耳代目,舍本求末,只看作品的装裱形式等外在的形式,而忽视了对作品本身的把握和分析的买家来说,很容易上当受骗。 比如,王铎书法在清末、民国已备受日本藏家的喜爱,有大量作品流入日本,当然其中也有大量的伪作,这种伪作称之为“老假”。(一苇)
当这些外销作品再回流中国,已是真假混杂,但由于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仍然被当代人所热捧,而一些新的“老套子”的王铎的作品近几年来也层出不穷,它们穿着旧式日本裱褙的外衣,其作品却是近几年的伪作,这种作品在当下的拍卖市场上经常见到。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有一些拍卖公司和作伪的高手联手,他们甚至进驻日本,在直接当地造假,然后再将这些作品打上入关的火漆印记,真假难辨以牟取暴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