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求精 锲而不舍——朱棠溪先生谈书法创作之路心得 发布时间:2013-07-01 阅读次数:1181次
中国文字从甲骨、金文、秦篆、汉隶及以后的楷书、行草,不知经过多少年代的演变、发展而后定形。书法就是随着文字的发展,通过人们审美判断的自觉性,神领意会,抑扬取舍,逐渐形成书法艺术。但由于各人的探求道路不同,在表现上各呈其妍,各具风格,遂成许多流派。前人对于书法评论甚多,大多说得很玄,莫测高深。如说某家字体道劲挺拔,某家字体古朴奇逸,甚至什么肃穆庄重、圆润秀丽、气势磅礴、流转多姿等等。究竟标准是什么?却没有一个说得清楚,使人一知半解,认为书法是一门高不可攀的艺术,望而生畏。或者说学习书法,须具天赋。有成就的书法家殆由天授,否则终老无成。这也和江淹梦笔生花,唐寅在九鲤湖梦神授墨之说,如出一辙。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的。拿我个人学书的经验说,学书只要坚持“勤”、“恒”、“探”三个字,没有不成功的。这就是刻意求精,契而不会,老老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习之以勤,不见异思迁,不泥古不化,入帖出帖,努力探索。 我很赞赏近代学者王国维以词语作比喻。他说:做任何事业,都要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没有“望断天涯路”的勤于追求;没有“衣带渐宽”,“人憔悴”的经久不变;没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执着探索,是不可能成功的。王羲之说张芝“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心谢之”。学书临池洗笔,而至全池的水,都为墨染,得花多大的艰苦劳动啊。这说明一个“勤”字,一个“恒”字。
我幼年即爱书法,见着字帖便抓来乱学。学了一段,觉得没意思,又丢了。这样反复多次,始终不见进步。以后看了王僧虔《笔意赞》有四句话:“先临《告誓》,次写《黄庭》,骨肉丰润,入妙通灵”,便决意从学王羲之入手。那时当然还不懂什么叫做“骨肉丰润,人妙通灵”。因为找不到《告誓》的范本,便改习欧阳询,从此和欧体结了数十年的缘。苏轼在《和子由论书诗》中说:“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多!”我就是一痴到底,心无二用,也不管别人的品藻讥弹。
欧书的特点是遒劲,笔画扎实,以方为主,横画严整,直笔硬挺。结构于平正中见险峭,给人以刀戟森森之感。数十年来临池学习,起先总觉得只得其形,平板乏味。通过长期实践,始悟凡好的字,必然是神形俱全。形是皮肉筋骨,神是脂泽风采,只有二者俱备,方能达到入神通灵。这里说的“形”,当然是指字形,如说很象欧体,是有形可凭的;“神”是说神采、神韵,是抽象的、不可模捉的,是学书者艺术修养和主观情思,融汇在一起的,而审美观点正是从此而生。没有神韵的字,不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刘载熙《书概》说:“意”是书之本,“象”是书之用,强调表情达意。书法讲究意与象、虚与实、刚与柔、静与动、违与和、 曲与直、疏与密、向与背、方与圆、藏与露,是书法美学的结晶,但这都不是一融而会。我历数十年揣摩其意,偶有所得,犹有未尽。后期所写的字,更是尽力向这方面追求,现在已八十二岁了,仍感学无止境。“大江后浪推前浪”,后起的书法家,人材辈出,我愿以余生之年,既师古人,又师后秀,更师造化,为书坛贡其一愚之得。
|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
|
|
载入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