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6月24日专电(记者 李晓玲)“新疆天山”21日通过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表决,成功入列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得益于当地大力实行包括“禁牧”在内的保护措施。
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以“新疆天山”提名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自此,新疆踏上了申遗路,开始了大规模的“新疆天山”保护行动。
根据《世界遗产操作指南》要求,申遗提名地将集中体现遗产地具有的全世界普遍价值,必须建立完整的保护管理体系。
2010年,世界自然联盟专家对“新疆天山”进行实地考察时指出,“新疆天山”申遗地存在过度放牧,严重影响了遗产地的品质。为了保护和恢复“新疆天山”申遗地的草原生态系统,减少自然灾害发生,新疆申遗领导小组随即提出,首先在申遗提名地实行禁牧。
记者了解到,在博格达提名地和天山天池风景区有33.83万亩草原实施全面禁牧,涉及阜康市三工河乡、水磨沟乡、九运街镇的牧民3583人、牲畜6.7万(头)只。当地政府根据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的思路,重点采取了搬迁定居、加大培训力度、安排就业、给予贴息贷款和免税、支持开办农(牧)家乐等方式,实现牧民禁牧致富。
禁牧是对申遗提名地遗产资源保护的需要,只有禁牧才能实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涉危物种红皮书收录植物的完整保护。库尔德宁提名区也加大了禁牧力度,并将提名地内的农牧民房屋、棚圈进行搬迁和清理。当地80岁的哈萨克族牧民叶尔麦克说:“我们的家园现在很美,但如果不好好保护的话,就无法传承下去,我们就会愧对子孙。”
在采访中,记者还获悉,实施“新疆天山”申遗提名地草原禁牧后,国家将以草原承包证书的持有人为对象,以承包人承包草原核定的禁牧面积为依据,作为核发补助的依据,每亩每年补助50元。从2011年起,新疆借助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为契机,已经对新疆天山天池、喀纳斯、那拉提等十几个著名的高山草原景区的天然草场实行永久禁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