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艺术家刘彦君个展开幕 展现修补再创作的破损器物
发布时间:2013-06-25 阅读次数:1141次

  22日下午,艺术家刘彦君个展“重生”在北京紫云轩开幕,开幕当天,正好是刘彦君50岁的生日,他用“重生”这个主题告诫自己,此前的一切都将清零。但“重生”的意义不止于此,刘彦君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向观者展现经过艺术家精心修补再创作的破损器物,是如何得到艺术上的重生的。

  说“重生”四川人更需重生信念

  个展开幕当日又恰逢生日,因此,整个展览现场就如同一场朋友聚会,刘彦君的好友们从四方赶来为他扎场子,知名纪录片导演彭辉也为此专程从成都飞到了北京。在展览现场,可见艺术家对展览的用心——展览分作室内、室外两部分,室内展出的是陶瓷、油画及部分装置作品,室外展出的装置作品尺寸普遍较大。德国著名艺术评论家沃夫在展览开幕式上提到,艺术家用山上的石头做原料,他把石头雕塑成不同的形状。石头不仅是穿越时空的见证,也是艺术家心路历程的证明。

  祖籍陕西的刘彦君,198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我三岁入川,在四川待了几十年,几年前来到北京,在自我介绍中也说自己是四川人。”刘彦君将此次个展取名为“重生”,这其中暗藏了多方面的意思,其一是于他自己而言,“重生,预示着之前的一切将全部清零,过去年轻、轻狂、固执,到这个年龄渐渐明白后,希望得到一次重生。”

  另外,刘彦君表示,“重生”的精神对于四川人来说更加重要,“四川这些年来灾难不断,四川人对土地的龟裂有更加深刻的感受,面对灾难,四川人更应该有重生的精神和信念。”刘彦君也表示,若有机会,希望能把这个展览带到四川。

  说残缺抱残守缺亦重生

  细心的观者一定也发现了,在刘彦君的这一系列作品里,似乎都有所谓的“残缺”存在,比如在瓷碗上会有纵横蜿蜒的裂纹,在完整的瓷板中间会有一个刻意制造的裂口。对此,刘彦君这样解释,“抱残守缺不一定是件坏事,很多时候,残缺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形式。”

  刘彦君曾写过一篇文章,名为《抱残守缺亦重生》,他在文中写道:“卢浮宫的镇宫三宝,断臂的维纳斯,胜利女神,蒙娜丽莎,就是西方人追求残缺美最好的见证。当人们发现维纳斯,惊叹她的精致,感叹她的美丽,却遗憾于她那一双断臂。这一双断臂是无限的空间,让每个人对这一片空白拥有想象的美丽,所以有人说有点遗憾才完美。真正到达完美之城的人才会发现,‘完美’本身并不发光,只是人们将太多臆想与光坏戴在它的头上。”

  刘彦君以“抱残守缺”为主线创作了这批作品,对此,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老师修补我们的文化知识,医生修补我们的肉体,而在现在社会,有些人为了财富什么都敢做,这是非常可怕的,但我相信有信仰就会适可而止,我也希望通过物件的修补传递一种信息,最高的一种修补是精神上的修补。”

  天府早报特派记者段祯北京摄影报道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1069512367249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