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贤:我把太湖作为我近年来绘画的表现对象,是因为它自身的地貌个性吸引了我,更是因为找到了一个与我心境相契合的客观物象。太湖以湖光山色见长,深具吴越文化传统和江南水乡特色。太湖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童年的记忆,昔日的印象,都使我沉醉其间,流连忘返。每一次的感受,都会激发我的创作激情。而创作的过程又是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体验,使我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得以升华。
具体的绘画实践中,在静观自然的基础上,努力以娴熟的笔墨技法,相对独特的绘画语言,阐释自己对生命、自然的感悟,这是由客观观照走向主观体验的一种必然结果,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审美升华。
我画太湖风情,只是努力寻找一种完全属于自我的绘画语言,以最直接有效地画面语言表达自我心灵的感悟;我画太湖风情,也只是努力寻找一片喧嚣中的净土,尽情享受画中之宁静,体悟与风景的对话。

徐贤作品“微雨”
记者:观您的画总能让心灵归于寂静,可以抛却城市生活的喧嚣,找到自然和谐的韵律,如评论家徐恩存所言“分明是喧嚣时代中令人神往的一块净土”。如此安静的画境要给人们带给怎样的精神守望?
徐贤:绘画语言单纯性的追求,内心心境的平静,让很多艺评家、收藏家、画家感受到了我作品中对画面“静”的追求,对意境“静”的向往。
在绘画的过程中,我努力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如此良好的心态对画家的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求艺之“精”,先得求心之“静”。以平和的心态“澄怀味象”,渐入创作之妙境。我虽不具备“下笔泣鬼神”的大师风范,但具备优于常人的平静如水的心理素质,它使我兢兢业业,锲而不舍,也让我能够抓住自己最真诚的生命体验,以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来耕耘那片属于自我的艺术天地。
庄子云:“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无则无为而无不为。” 我想通过绘画创作这个媒介表达自己对太湖的独特品味与文化感受,寻求自己精神之家园。
记者:徐老师,你曾在《漆画语言初探》的学术论文中,对漆画的艺术语言做了全面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了“漆画”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多样化的技法以及广阔的包容性。在您的看来漆画对您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那些影响?
徐贤:漆画的语言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是丰富多彩的。漆画语言的鲜明性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过程中表视角度的独特性,二是体现在效果上画面语言的单纯性。漆画发展到现代,在吸收传统漆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绘画的一般规律,又有了新的面貌。漆画这一画种因其材料运用的特殊性,使漆画作者更注重内容的提炼、概括,物象的取舍、变形。在单纯中求丰富,于平淡中见隽永,也成了漆画的特长。
现代艺术与漆画的一个重要的共同语言是简练(不是简单)和单纯(不是单调),这正是我中国画创作一直在追求的。我的中国画创作更注重绘画语言的单纯与精炼。画面或纯水墨或以一色调为主,注重色彩的单纯,画面构成注重对形式感自然融入。这些可以说是漆画艺术对我产生的一些影响吧。(文/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冯宜玉)
徐贤(少言),江苏苏州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苏州东吴画院副院长,吴门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香港大中华文化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华夏美术》杂志主编,苏州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吴作人艺术馆专业画家。
来源:成功书画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