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山寨“大黄鸭”盛行背后的“社会病”
发布时间:2013-06-06 阅读次数:787次

  新华网北京6月3日专电(记者 赵文君)荷兰艺术家霍夫曼的原创设计大黄鸭风靡香港,然而,借着六一儿童节的热闹劲,各种山寨版大黄鸭却在国内多个城市迅速被“繁殖”,一只只萌翻了众人的大鸭,满足了一些人的观赏需求。但照搬照抄的背后,却暴露了虚荣、功利、浮躁的窘态。

  霍夫曼设计的巨型充气橡皮鸭从2007年开始周游世界,每到一处都引来狂热追捧。今年5月,一只16米高的大黄鸭在香港展出引起轰动,每天都有几十万人争睹。其实,这鸭子的造型早已有之,小小的浴盆鸭早在几十年前就是中国孩子一个普通而实用的玩具。但霍夫曼为其赋予了一种全新的理念:那就是放松心情,无国界之分、不歧视任何人,也不带有任何政治内涵。于是,小小的鸭子玩具上升成为艺术品。对于这种易被抄袭、模仿的创意,世界各地都给予了尊重,没想到了中国,却终究没有逃脱被恶搞的命运。面对中国山寨“大黄鸭”,霍夫曼表示,“这显示了对信任的缺失。”

  对此,那些“发明”山寨大黄鸭的人们应该感到羞耻和惭愧,跟风追捧的人们也应该想想,如此蹩脚的“作品”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甚至还有声音在争抢谁家的山寨鸭子更符合原创设计,真令人啼笑皆非。即使和霍夫曼版的大黄鸭完全雷同,也失去了原创设计的精髓和灵感,只是一个个生硬的橡皮玩具罢了。

  在国内,山寨之风历来盛行,而钻空子、手段之高明,让打假都找不着北。管他什么世界上最闻名的建筑,在华夏大地都有微缩景点。山寨模仿的建筑设计成为各地房地产销售中的领头军,被开发商洋洋自得地拿来作为高价的筹码。就连一些国外大牌化妆品,都被国内拿来克隆复制,从名字到包装,都那么似曾相识。如此令人痛恨的山寨,为何总是有市场?山寨的盛行,除了无耻的抄袭,背后似乎有一种看不见的涌流在推动。这种涌流,便是虚荣和功利。

  因为许多人没有去香港看大黄鸭的条件,便以观赏山寨版“大黄鸭”为乐;因为没有接触一些高端产品的机会,便拿山寨版的产品作为替代……山寨品熙熙攘攘的背后,是一种无知、茫然的从众心理,充斥着对知识产权的无知和轻视。

    无论是艺术品还是商品,设计理念是其核心和灵魂,这显示了创作者和追求者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素养。山寨和抄袭,正显露了我们对创意的无视和精神的缺失,而这,便是山寨品不会绝迹的生存土壤。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3952803611755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