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5月21日专电(记者 郭刚)伴随着鼓乐弦声渐起渐强,高亢激越的皮影唱腔破空而出,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职业中专新成立的皮影艺术班上,30名年轻学生正在跟当地的老艺人学唱皮影戏。一度濒临失传的皮影戏在这里开始延续着自己的美丽。
作为一种传统的戏剧形式,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环县道情皮影保存了中国皮影戏的原生态,早在2006年5月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又进入了《联合国教科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正在辅导学生学戏的老艺人敬旭阳说:“环县是中国皮影之乡,但现在环县的民间戏班子少了,演皮影戏也没人看了,年青人更是不愿意学。”
敬旭阳介绍说,目前,散布在环县各乡镇和山村的民间皮影戏班有52个,其中能够常年从事演出的戏班只有10余个。全县400多名从艺人员中也仅有不到百人可以在幕后前台挑大梁独当一面,并且都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艺人在勉力支撑。
由于市场萎缩,在环县演出一场皮影戏仅有四五百元的报酬,不足以养家糊口,年轻人普遍不愿学戏。
为了保护和传承好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今年开春新学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环县职业中专在全校3000多名学生中选拔出30名具有一定音乐和演唱基础的学生,成立了皮影艺术班,聘请当地的皮影老艺人和传承人为学生授课。
环县职业中专校长胡茂林介绍说,“在皮影戏人才培养上,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计划到2015年,在校皮影班学生能达到200人,并且让他们都能独当一面。”
胡茂林告诉记者,首批30名皮影班学生在校3年期间实行免费教育,同时每名学生还会享受到国家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补贴。3年学成之后,颁发的毕业证书为皮影专业中专文凭。“我们还会给他们配发完整的演出道具,支持学生外出演出,把皮影戏发扬光大。”
“我从小就是看着皮影戏长大的,因为喜欢,所以来学。”来自环县木钵乡邓寨子村的学生邓娜娜说,“以后毕业了,我就打算靠皮影戏为生,把它的‘美丽’传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