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记者林琳
本期专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
美术馆里所崇尚的只是精英化的艺术,它还不是真正的公共领域,不是鼓励真正辩论的地方,也不是活的艺术正在发生的地方。
前不久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博物馆怀疑论——公共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史》,作者大卫·卡里尔是美国杜克大学的一位知名教授。
在大卫·卡里尔看来,美术馆里所崇尚的只是精英化的艺术,它还不是真正的公共领域,不是鼓励真正辩论的地方,也不是活的艺术正在发生的地方。同时,他还认为艺术藏品也因为一旦进入了美术馆就失去了它和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的整体联系,成为一个孤立的欣赏品。表面看起来,美术馆的藏品似乎得到了妥善保护,但是,这些只不过是一些文明的碎片而已,人们以为观众在此时此地能够通过观看藏品回溯到过去的时光,事实上,美术馆藏品的不可触摸,使这种想象中的时间之旅成为不可能,这就意味着美术馆可能是艺术品的坟墓。
这几年来,中国的“美术馆热”有目共睹。十多年前,许多大城市甚至许多省份都找不出一家美术馆,现在,各个城市都在热衷于新建美术馆或者将老的工厂、仓库改建为美术馆。不仅官办美术馆越来越多,民营美术馆也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成批地涌现。
例如,现在大量私立的美术馆,都在抢着收藏,但大多只是为了满足占有心理;由于是私立馆,它的收藏也不是终极收藏,也就是说,它的藏品还可以交易。这样实际是为艺术市场提供了机会。如何让美术馆的藏品更多地成为共享的公共资源,这应该也是私立美术馆的责任。
对于公立美术馆而言,就算是终极收藏,但这些藏品一旦入库,常常就等于进入了坟墓,不知道几十年里有没有一次见光的机会?长期以来,公立美术馆应景的展览比较多,有多少实际作用,占用了多少公共资源,这也是应该检讨的。
还有,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的美术馆,在公众参与、藏品研究方面,做得好的极少。所以,大卫在这本书里说,美术馆只有学会以全新的方式进行转型和调整才会有未来。这种全新的方式只能是走出藩篱,走向公众,走向生活。
对中国而言,美术馆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最重要的,都是要给公众提供一个优质的公共空间,成为公众参与、互动交流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