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贤者改观,愚夫继声”的现象忽悠了上千年。在这样的谎言里,多少书法才俊哀叹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遗憾香消玉殒,一些书法家甚至忘记了书法的原本意义,忘记了书法的真实面目,摒弃所有传统的积淀,我行我素,搏怪取宠。真正的书家在“书坛”边缘游荡,一些“贤者”推崇的“
书法艺术”在世人眼里,变得庸俗、无聊、卑鄙。面对这一切,具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书家探索着书法事业发展的方向,寻找着能公正评判
书法艺术的“金刚尺”!
当历史的列车驶到21世纪时,一部客观、公正、科学的
书法评判标准横空出世,这部专著堪称书法界的空谷足音。它穿透千年的时空,连接起古人和当今书家交流的桥梁,让热爱
书法艺术的莘莘学子看到了公正的曙光,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评判标准是由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王根权先生创立的。
王根权,延安洛川县人,今年60岁,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也叫省高招办)干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品评网站长、中国昭陵书画院院长。先生做事极其认真,观点富有创意,为人性情率直,同行里很有人缘。闲暇时和朋友相聚,或香茗一杯,或小酌一口,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开怀畅谈,崇古而不泥古,博学而不自傲,且待人极其真诚,对书坛前辈恭敬有加,时刻执弟子礼,显文人之风。先生治学严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颇丰,先后出版有《考场内的作弊与发现》、《学与考方法谈》、《大秦帝国文明探秘》、《中国书法品评》、《书法通识教程》等专著。即将出版的专著还有《书谱·品评》、《书谱·读译》、《书谱·临习》、《书坛怪圈解秘》等。
先生六岁习墨,始终勤练不辍,至今逾半个世纪。先生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书法艺术的魅力就是一条不断向上攀登的,不断求得新的高度的探索之路。先生的书法作品,追求布局创意与表情达意艺术化的完美结合,讲究因人、因事、因时等而变化笔法、布局,以适表情达意。因此,他的同一内容作品也讲究就像“永远没有相同的树叶”一样,讲究变化,讲究个性,讲究再创作。总体而言,可谓自然而不失厚重,迥异而不失睿气,洒脱而收放有度,下笔似有千钧之重,收笔似惊鸿一瞥,有创新不流俗,有个性不媚俗。
“中国
书法评判标准”是先生对中国
书法艺术研究多年的重要成果,在我看来是对中国书法事业的一大贡献。这一专业研究文章引经据典,纵横捭阖,言之有据,论之入理,不仅指出了中国书法因无科学的评判标准带来的书法界和书法市场存在种种丑陋、恶俗现象与腐败问题,而且拿出了直观、明了、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法,从点画基本功、结字造型、布局谋篇、表达情意等方面对书法作品做了详细的量化标准。在列举了大量史实后,作者这样写道:“以往的书法品评没有量的概念,大家使用的是一杆没有准星的秤,以致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果有了量的概念,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书法品评才能步入客观、公正、公平。”先生说得真好,建立客观的、科学的评判标准,规范的评判规则,是中国书法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中国书坛时不我待的大事,是拯救
书法艺术的有效之举,也是每一位书法家、管理机构的官员、正在练字的普通学子目前应该首先考虑的大事,这个标准将给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注入正能量!
现实中,我们一直寻找这样有良知的文化人,王根权就是这样一位有良心的文化人,我们真的很感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爱国精神,一种民族精神,这是高尚文人的珍贵品格!我相信,像王根权这样的人今后一定会很多很多,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大部分人的诉求,他们是社会的正能量!我坚信,正确的终将战胜错误的,公正的终将替代片面的,
书法评判标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广泛推广,并被大部分热爱
书法艺术的人们接受,而
书法评判标准就是促进
书法艺术发展的一种正能量!
(作者系陕西某石化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干部,军人出身,曾在《西安晚报》、《空军士官杂志》、《诗人》等媒体发表诗歌、散文、评论百余篇,同时也是“红袖添香”等著名文学网站的“网络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