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华县71岁老翁吴安华手抄50万字《白鹿原》
发布时间:2013-03-18 阅读次数:1038次

  一年时间里用坏五十多支毛笔,今年71岁的华县老人吴安华,用魏楷将近五十万字的《白鹿原》抄写了一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作者陈忠实近日获悉此事倍感敬佩,委托记者转告比自己大几个月的吴安华保重身体。

  制定进度表每天抄三张纸

  3月15日,记者在华县老年大学书画院见到了吴安华,他身材魁梧,面庞清瘦。老人用990张四尺四开宣纸抄写的《白鹿原》整齐地码放为三叠,摊在一张大书桌上。“每张宣纸上写了四百多字。”吴先生的魏楷字点画厚重,行间疏密有致,笔法清新有力,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田园风味。

  对于为何抄写《白鹿原》,老人说:“我爱写字,亲戚朋友经常让我写,有时回头一想,自己倒没留下什么作品。于是就想认真地抄一部书,给自己留个纪念。我非常爱看《白鹿原》,就选择了抄它。”

  吴安华出生于西安,住处与碑林一墙之隔。碑林浓郁的书画氛围对吴安华影响很大。为抄写《白鹿原》,他制定了一个进度表:每天抄三张纸,1260字。“基本上能完成每天的任务。有时因为有事,把抄书耽搁了,后面一定补回来。我一天最多曾抄过7张纸,2940个字。”他说。

  3月15日,在华县老年大学书画院,吴安华的一位笔友称:“每日抄三张《白鹿原》,能坚持一年,不容易。老人把苦下咧!”“如果不写字,我会感到手痛、手痒,不自觉地就在空中临写。”吴安华感慨。

  对于丈夫的行为,老伴也嗔怪:“整天只知道写,啥时候才是出头之日啊!”虽然嘴上抱怨,但行动上还是大力支持,全力做好丈夫抄写的后勤工作。

  经过整整一年时间,吴安华用坏五十多支毛笔,终于完成了“给自己留个纪念”的工作。

  抄书中发现近200处“问题”

  在抄书的过程中,吴安华一点都没有感到枯燥,“充满了乐趣,我还发现了书中近200处问题!自己做了勘误表。”老人抄写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的《白鹿原》。他把书翻到第47页,指着其中的一句话“小心翼翼地捡起几粒刚刚溜进垄沟的种子,在手心捻,用指头搓。”老人说:“正确的表达应该是在手心搓,用指头捻。第17页"法官接了偿钱"的"偿"字应该是"赏"字。”

  吴安华目前是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其书法作品曾获得陕西第二届“鱼水情”双拥书画展优秀奖。作品入编《当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精品集锦》。

  《白鹿原》的作者、著名作家陈忠实3月15日听到这个消息后,用“感佩、感佩”表达了对吴安华的敬意。“这老汉让我又想起了当年用钢笔创作时的艰辛,对他的毅力表示敬佩。”

  得知吴安华与自己同龄,陈忠实请记者代转问候:“请老哥注意身体!”他表示报道出来一定要看一下,同时希望看到吴安华抄写的《白鹿原》
相关书画新闻: 吴安华  《白鹿原》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83489894866943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