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交易额列全球第一。但在前不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的交易额则被“腰斩”,成交下滑超过一半。诚如不少业内人士而言,这一行“水太深”,市场上的风云变幻与背后的真假混乱、炒作成风以及管理无序,注定要让交易行情变化无常,众多艺术品投资者交了不少学费,甚至让有的“大藏家”吃尽了苦头。如何改善这种局面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艺术品科研中心主任尹毅。
《中国科学报》:您对当前我国的文化艺术市场怎样评价?
尹毅:中国艺术品市场至今依然是繁荣与混乱并存,天天有许多原创之作问世,天天又有许多仿品、赝品产生,原创作品与仿品、赝品被交汇合流之久、之广、之多、之杂,且层出不穷。如何通过科学备案确保中国书画家的著作权,如何锁定艺术品实施经营业务诚信交易,如何抵制伪劣书画的泛滥,已成为当下艺术品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然艺术市场管理者、监管者一直希望尽快规范艺术市场,但是总难实现,从而使大众对他们越来越失去信心,甚至产生了对政府相关部门文化管理工作的责问。
《中国科学报》:能否谈谈你们的科研成果中最具现实意义的项目?
尹毅:在我们中心的诸多研究成果中,“中国书画防伪新方法”和“识别喷墨打印书画复制品的方法”尤为突出,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建议尽快推广这两项发明, 以便更快更好地造福于社会。为此,我们自2010年12月向社会公布了这两项成果的原理与基本技术。两年来,这两项技术已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有许多单位愿意使用此科研成果进行经营,这说明该项技术拥有着较大的社会需求。但也发现,虽然我们取得了成熟的技术成果,但是面对复杂的艺术市场和社会生态,如何推广应用新技术成果并使其发展为新型文化业态,依然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的技术是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正能量,必然会触及某些人、某些群体的利益,从而可能遭到负能量的抵制。另外,如果此技术操作失误或失控,也有可能变正能量为负能量。所以,如何使用这两项新技术推动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化,促进中国艺术品事业的健康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许多困难。
《中国科学报》:你们在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方面是怎样做的呢?
尹毅:我们所取得的这些科研新成果都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几年来我们在北京、上海、深圳、湖南、湖北、山东、台湾等十几个省市、地区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要联手建设艺术品科技检测实验室和检测点,共同打造艺术品科学检测的新型文化业态。如果这些成果能成功推广,它将促使诸多领域发生根本性变化:艺术品鉴定行业诸多无法准确鉴定的难题和艺术品市场监管不利、艺术品登记认证制度不易推广的难题都有望得到解决,并将改变书画鉴定仅凭经验行事的局面,使其走向科学化、信息化之路。这些成果不仅在书画创作、收藏、交易、研究等领域发挥作用,还将在司法、金融、政府监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报》:想必有不少人来找您谈合作吧?
尹毅:确实很多,但通过洽谈建立了合作关系者目前并不多。因为我们不仅关注对方的实力,而且注重对方的专业潜质和职业追求,以及社会责任与奉献精神。对部分纯粹是为了寻求商业利益而来者,缺少规范艺术市场的社会责任心者,我只能谢绝与其合作。我们尤其注重让新技术造福于社会,为此我们早已将研发的书画辨伪、防伪主要技术通过报刊、讲座、培训班公布于众了,并没有想保密在本单位,我们的科研人员已在北京、深圳、湖南、湖北、山东等省市传授了书画科学备案认证技术和识别喷墨打印书画高仿品的鉴定技术,我们的艺术品科研工作项目大都是开放性的,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都将要推向社会实践。
《中国科学报》: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艺术品科研中心就是原来的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研究中心,为什么于2011年却将此已具一定影响力的部门改名?
尹毅:原因是我们部门的职能根据社会需求、科研需求进行了调整与增加,原职能定位是将科研锁定在书画鉴定范围,而几年来国家投巨资为我部门购置的科研设备以及我们艰苦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可以广泛应用于整个艺术品领域的,所以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要将原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研究中心改为艺术品科研中心,并经文化部人事司研究批准,将其职能重新定位为:艺术品创作、复制、鉴定、评估、收藏、维护六大环节中的科研。从此拓展了我中心的科研范围,使我们的科研视野由仅仅关注书画扩大到整个艺术品领域,由鉴定环节伸延到以上六大环节。两年来,我们已开始关注陶瓷等艺术品科研,并进入了艺术品创作、复制、评估等环节的科研,在这些新起步的研究中,我们必然要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但是也必将会产生新的成果。
《中国科学报》 (2013-03-01 第9版 探索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