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杨应修:关山月夸他是湖南最好画家
发布时间:2012-12-29 阅读次数:2037次

杨应修画展一角。

 

  杨应修书画作品展昨日上午在长沙画院举行,为长沙市民推出一场艺术盛宴。

 

  “机参造化笔通灵,花鸟鱼虫俱有情。万壑千岩随心出,且容先生策杖行。湘绣天下久闻名,尺幅粉本苦经营。飞针走线有纤手,论功第一是先生。”这是对我国著名书画家杨应修的赞美。杨应修是长沙人熟悉而且非常喜爱的书画家,他将书画艺术献给湘绣,成为湘绣发展的一大功臣。

 

  今年是杨应修先生诞辰100周年,为全面展示杨应修辉煌的书画艺术成就,杨应修书画展昨日起在长沙简牍博物馆举行。此次画展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长沙画院、省湘绣研究所、长沙简牍博物馆、长沙晚报、长沙电视台共同承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湘涛出席开幕式。画展将持续到2013年1月9日。开幕式上,《杨应修画集》首发,杨应修学术研讨会也于昨日举行。

  许多长沙人曾向杨老讨字画

  画展现场,记者见到一幅四尺整张《喜上梅梢》,这是一对中年夫妻送来参展的杨应修作品。“这幅《喜上梅梢》是杨爹在我们结婚时送的,当时他说,希望你们以后就像这对喜鹊互相扶持,走过人生。今年我们都结婚三十几年了,听说要举办杨老的画展,很是激动,特意带过来,也是表达一下我们对杨老的怀念之情。”这对夫妻说。

 

  杨应修是长沙人非常熟悉而喜爱的艺术家。谁家结婚了,搬房子了,生孩子了,总之但凡遇上什么喜事,都会向杨老讨上一幅字画,挂在家里。杨老几乎有求必应,甚至有时还不等来人开口,就主动提出要送一幅字画恭贺。尽管当时艺术的理念和价值尚未真正深入人心,但人们无不以收藏到杨老的一张画为荣。喜上眉梢、紫气东来、松鹤延年,这些美好的寓意也为人们带来了对生活美好的希望。

 

  多幅作品装饰湖南厅

  自1959年第一次人民大会堂湖南厅装饰工作开始,湘绣作为最具湖南特色的艺术品之一入选湖南厅的艺术陈列品,沿用至今。杨应修作为当时湖南湘绣画师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多次入选并长期陈列于湖南厅,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

  1965年,为迎接建国十六周年,杨应修创作了《通景墨竹四屏》送入人民大会堂湖南厅陈列。后人民大会堂征集墨梅,他的作品再度入选。1979年湖南厅除地毯外其他装饰品全部更换,杨应修于1977年创作的《猛虎》入选陈列湖南厅。1983年,杨应修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具有湖南特色的巨幅作品《洞庭清趣》。作品取材于洞庭湖滨的蓬湖野鸭,构图疏密有致,大笔墨荷十分醒目,以野鸭飞翔打破平衡。

 

  曾得多位大师指点

  杨应修自幼习画,其艺术成就的取得除天赋与努力外,与得到多位大师指点不无关系。

  结识张大千还是在杨应修年轻的时候。杨应修当时拜以仿古而声名在外的刘松斋为老师,研习传统山水,画艺突飞猛进。适逢张大千途经长沙,这位同样以临仿而闻名的大师在听说了杨应修之后,专程前往拜访。看到其作品时,张大千不仅大加赞赏,更力邀杨应修与之一同前往上海发展。由于杨应修放不下绣庄的事业,张大千只得遗憾而返。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关山月、黎雄才带领学员到醴陵南桥写生创作,杨应修应邀参与接待。他们一道前往南桥参观,写生,交流画艺。得益于与大师的切磋,杨应修逐渐突破了湖南地域原有的眼界,开始有了新的画艺格调。后来关山月和黎雄才向学员提起杨应修,夸奖他是湖南画得最好的画家。

  当杨应修应邀去北京工作时,又结识了王雪涛、崔子范、汪慎生、周怀民、孙其峰等诸多艺术家,又因缘观摩了任伯年、吴昌硕在北京的画展,杨应修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迈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他最后成为一代大师奠定了基础。

 

来源:长沙晚报
相关书画新闻: 杨应修  关山月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8366584777832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