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武钢一工人痴迷收藏 花费近万元买回古墓志铭
发布时间:2012-12-19 阅读次数:2381次

  楚天金报讯图为:陈德志买回的墓碑

 

  陈德志是武钢一名普通工人,醉心于古董收藏的他,最近在通山的一农户家门口,发现一块乾隆时期的墓碑。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老陈最终以3000元的价格,从该农户手里得到此墓碑。

  “偶遇”墓碑果断出手

  在陈德志家门口,开早餐店的张老板,同样也是一位资深藏友。“我和他是在一次鉴宝活动上认识的,我们有一群热爱收藏的朋友,常常会一起开车,外出‘淘宝’。”张老板在一旁向记者介绍道。

  据陈师傅对记者描述,他们此次“淘宝”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起初,一群藏友只想在武汉周边的几个郊区看看。谁曾想这一路上,竟然什么宝贝都没遇到。一行人不甘心就此返程,遂继续往东走,最后,竟然一直开到了湖北与江西的交接处,通山。

  “当时到了通山就想,要是再找不到‘好东西’,就掉头往回走,这趟也就算白跑了。”陈师傅对记者讲道。由于一行人有意往偏辟的地方去,路也变得越来越不好走。就在一群人垂头丧气时,陈师傅在一户农家的门口,意外地发现了这块墓碑。

  同行的张老板对记者说,“当时,我们实在走不动了,路也不好走,方圆几公里也看不到什么农家,好不容易找到有这么一户,就想停下来休息调整下,真是没想到,这一停竟然有意外收获。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是块不错的石材,觉得好奇就多看了几眼,谁知道翻过来后才发现,竟然是块墓碑,还是乾隆时期的。”

  陈师傅看到墓碑后,当下便下决心将其买下。“看到墓碑上写着乾隆两个字时,同行的一个新人就喊了出来,我连忙制止了他,但为时已晚,对方已经提高了警惕,开口就要价4000元,最后软磨硬泡还到3000元。”

  据陈师傅回忆,为了这块墓碑,包括杂七杂八的费用支出在内,前后一共花了他近一万元。在被问到是否担心该墓碑价值有限时,陈师傅自信地表示,凭着自己多年收藏的经验,这块墓碑绝对值钱。

  碑文信息量大字体优美流畅

  据记者目测,该墓碑长约1.5米,宽约0.5米,墓碑整体呈黑灰色,制作材料初步判定为青石一类的石材。“这个碑的重量至少在200斤以上,当时搬上车的时候,我们三四个人一起抬,都还比较费劲。”陈师傅向记者介绍道。

  碑文全篇大约有500字,从文字记载来看,墓碑的主人名叫余公英,出身当地的名门望族,是乾隆时期的一名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据记者了解,翰林院庶吉士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清朝时汉人大臣中,许多出于翰林院庶吉士。此外,该墓碑的制成时间为乾隆47年,碑文作者为余公英的外甥,名叫杨惠。

  陈师傅对记者说,“我当初觉得这块碑有价值,主要还是因为碑文的字体非常优美。我也请过一些民间搞书画的朋友来看过,他们都对碑文上的字赞不绝口。”从碑上的文字表述来看,杨惠的文化水平相当之高。这同时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余公英的家族确为名门望族,家族之中多有饱学之士。

  专家建议:博物馆是其最好“归宿”

  武汉收藏家协会理事杨鲜在看过碑文上的记载后表示,该墓碑准确来说,应该称之为墓志铭。“墓志铭和墓碑是不一样的,墓碑是裸露在地上的,碑上只会刻有墓主的一些基本信息,而墓志铭是和棺椁一起埋在地下的,上面一般会刻有墓主身前的一些功德事迹。”

  “碑文的字体确实工整优美,从笔锋来看,应为‘刘体’,但其中也带有‘王体’的一些神韵。从碑文上的记载来看,余公英是嘉鱼当地的一位名人,生前为当地搭桥修路,做了不少好事。他的头衔为翰林院庶吉士,并且是世袭罔替的,从这点上可以判断,他的家族应该在那一时期十分显赫。”杨鲜向记者解读了碑文上的信息。

  此外,杨鲜还表示,该墓碑作为民间收藏的意义并不大,它更好的“归宿”,应该是在墓碑出土处的博物馆里,只有结合当地县志记载,墓碑上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价值,才能被最大化。

相关书画新闻: 收藏  古墓志铭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83323955535889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