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梁树庭:漫画配歌谣 叹尽老街道
发布时间:2012-11-30 阅读次数:1386次

梁树庭夫妇在进行艺术创作。

  美术老师梁树庭用画笔记录老广州

  “横水渡巷无水渡,密密麻麻屋连铺。一听街名知近海,广州原嚟是水都。”这是梁树庭为自己所作漫画《横水渡巷》配的打油诗。继去年自费举办“粤韵新唱——百首粤语歌谣漫画展”后,他计划近期以诗画结合的形式记录一系列广州消失的地名。如今,他的电脑里已有成形的17首地名诗。

  梁树庭当了40年的美术老师,是“自小在西关、东山一带长大”的老广州人。他说,希望用手中的画笔把岭南文化中熟悉的、经历过的生活都记录下来。

  文/记者 徐一斐 张丹羊 图/记者 苏俊杰

  创作初衷:“画下是为了记住”

  梁树庭受到关注,始于去年年末他和妻子自费举办的“粤韵新唱——百首粤语歌谣漫画展”。这个展览集结了他们夫妇二人一年内的创作,也是他集中精力用画作描绘老广州风貌、传承广府文化的开始。

  画下那些消失的街道

  家里的餐桌铺上白毡,是梁树庭通常的作画之处。家中一角,专用的画桌已堆满书画和各种工具,“找不到落笔的地方”。

  近两年,在这两平方米左右的餐桌上,他画了老广州的风俗、老广州的手艺人、记忆中的人情趣事和这个城市正在消失的风景。饮凉茶,吃石榴,上茶楼;看大戏,单车潮,风车龙;骑楼街,五层楼,上下九……梁树庭的漫画主题涉及了老广州的方方面面。

  “我的画有我和妻子两个人的影子。”梁树庭说。他的作品通常是漫画配打油诗,诗画结合,先有诗后有画。打油诗常常是他和妻子一人一句,共同琢磨出来的。诗点出画的主题。

  一幅描绘西关打铜手艺人阿苏的漫画颇得梁树庭的喜爱。画中的阿苏举着铜壶,满脸骄傲。这幅《打铜苏》被编入画册,还被他放大并用画轴装裱,放在随手可拿到的地方。

  梁树庭说,自己曾打算以100双“广州之手”为对象,创作一个老广州手艺人的漫画系列,这幅《打铜苏》就是其中一幅。

  然而,这个漫画系列最终没有成形。《打铜苏》既是梁树庭心头之爱,也是他心中的遗憾。

  “画下是为了记住。”梁树庭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人铭记。“不是说记住我,是记住我画的老广州。”他强调,这个生养他的城市,面貌正在迅速变迁。他舍不得让一些记忆中的美丽随着老一辈人的离去就此消失。他希望自己曾经生活的那个旧城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下去。

  于是,他开始画广州城中那些消失的街道。为此,他除了要跟自己的记忆交谈,还要走街串巷,跟曾经住在那些地方的居民见面、交谈。此外,他也需要翻阅资料,去现场拍照。

  “寻找消失的街名店铺,留住心中梦里的故园。”这是他写在17首地名诗前头的两句话。

  从业心得:

  成就感来自

  传道授业

  梁树庭已经59岁,自2004年开始集中创作漫画后,他的作品陆续获奖,近两年又办了两场自己的画作展览,梁树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他强调自己不是漫画家,只是一名初中美术老师。

  在他的家中,绘画作品成堆,但摆出来的很少。

  梁树庭说,当老师教学生画画,才是自己成就感的来源。自从1973年参加工作以来,梁树庭在广州十中教了40年的美术。期间,他遇见了自己的妻子马洁群,随后组建家庭。1984年女儿出生后,马洁群辞去了自己的工作,专心照顾家庭。“为了‘栽培’他”,马洁群指着丈夫开玩笑说。

  梁树庭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一来画画是他从小的爱好,二来绘画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生活”。他说,自己在画画时感受到的美和快乐,希望能跟学生们分享。

(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书画新闻: 梁树庭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1105799674988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