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业内:中年艺术家多重复自己,少数个体稳健上升
发布时间:2012-11-22 阅读次数:1574次

  9、10月份是展览的密集期,广州三年展、上海双年展、西部双年展等大型国际展览纷纷出炉,艺术圈的人业务繁忙、交际频繁,不亦乐乎、皆大欢喜。对公众来说,这类活动在提升城市形象、拉动产业等方面,起到了作用。对当代艺术圈内部的人来说,回想起2000年之前的种种艰难,现在确实是个好日子!

  全球的双年展、三年展本来就是为了提升城市知名度、拉动旅游、刺激消费等而发起的。不止中国是这样,其他国家的这类展览也一样。现在西方经济疲软低迷,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双年展、三年展在中国的增多,是应运而生。从目前全球和国内的综合状况和局势来看,中国的双年展、三年展会继续增加和升温。

  因为要因地制宜,这些展览在追求国际化的同时,也呈现出中国独有的“奇观”或“特色”。全球的每个双年展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而且,在大局和惯性之下,夸大任何个体的力量,都是不现实的。但有一点可能需要注意:中国艺术家近期作品的水准------以笔者有限的个人经验来看,目前的大致状况是:中年艺术家重复自己,青年艺术家底气不足,少数个体则稳健上升。

  中年艺术家们的人生阅历和艺术素养是丰富的,他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作出了相当精彩的作品并在国际舞台上登台亮相。此后,有的人不断复制自己的成功样式(以画家居多),被商业绑定。还有的继续推陈出新(以做装置、行为、多媒体等的艺术家居多),但大都没有超越自己原有的高峰之作。这与对现实社会的敏感度、知识结构等的持续更新有关,也与自己原有作品的高度有关。

  与中年艺术家们当年的缺乏机会相比,当下的青年艺术家们,得到的机会和平台要好得多,但作品反而相对平庸,连视角都未必是新颖的。当代艺术舞台毕竟是艺术家体验和思考的呈现,而不只是作品所使用材料的更新。而很多青年艺术家在这方面的准备是不足的。他们往往在狭窄的视野中自得其乐,或满足于表面效果的新奇炫目。当在国际展览中与其他艺术家们同台亮相时,这种差距尤其明显。

  同时,少数艺术家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摸索和创作。视野的开阔、感知的敏锐、知识储备的丰厚、手段的多样等,让他们厚积薄发,从艺术家群体中脱颖而出,比如汪建伟、邱志杰、没顶公司、金锋、何晋渭、孙原、彭禹、赵赵、李明、刮子等。这些艺术家所关注的问题,大多是艺术领域或社会文化领域的重要问题。他们用自己的创造力,让这些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推进。而且,他们的探索,大都不是在“艺术”内部,而是在于如何让“艺术”在艺术之外的社会领域中进一步有所作为。这一方面是拓展艺术或走出艺术,另一方面,也是从艺术之外的领域中吸取资源和方法,来反哺目前已经贫乏、陈旧的艺术。(中国经济网)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0941195487976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