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焱公三把火 痴绝书画印
发布时间:2012-11-17 阅读次数:1074次

  高子,名棣亭,字茀棠,命中缺火,为求大补,故号“焱公”。焱公为人谦和,散淡其怀,与世无争,与人不争。故常有人占其便宜还卖乖,如若我等早就火冒三丈,但焱公不缺“火”,笑看红尘,乐观一切,宛如得道高僧,入定,从容。焱公轻松地就活出了弥勒佛的境界。谁人不想与佛为缘呢?也许这就是焱公抢手的真正原因。他的书、画、印都很“火”,供不应求,是标准的“卖方市场”。

    《晋书•顾恺之传》上写顾恺之有“痴绝”之说,焱公亦“痴绝”之人,但他痴的一非美女,二非金钱,三非权势。焱公只痴于艺,且达到“绝”的境界:书绝、画绝、印绝。

    一把火——书绝 通会之际人书老,从心所欲不逾矩

    某日,到焱公“工作室”小坐,见废纸堆有一四尺整纸山水,展览案几,满纸苍莽氤氲之气。我问为何扔掷?焱公曰:太荒率,不满意。我窃喜,如获至宝。私想:你焱公读书虽多,但竟不知“作画苍莽难,荒率更难,唯荒率乃益见苍莽”。后来方知,那是焱公应人的作品,“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出厂”,这是他的做人原则,也是从艺标尺。

    别看焱公表面嘻嘻哈哈,做人做事,都很缜密。这一点,在名利很重的艺术圈焱公也算个另类了。去年,我开始收集《心经》,请了很多艺术圈的朋友书写,当然也请焱公写了一幅。但不久前,焱公非要收回这幅作品。我问何故?他说:“纸墨不佳,不太满意,再给你创作一幅更精的!”还是他的拿手字体“馆阁体”,满纸风神散逸,字字绝妙超群,真如赞王羲之书法所言:“逸少一出,揖让礼乐,森严有法,神彩攸焕,正奇混成也。”而且焱公题了长长的跋:“心经者,心镜是也,照千界以寻其正源,借空纳之境,解万物生死,论人性之美恶。以圣人言人之初性本善,商君子以为恶焉,吾谓差矣。人初而无恶无善,是以后教生变,过极端异,皆人性大病者:以阿谀者怀奸之病,过谦者藏诈之病,巧言者急利之病,过勇者大躁之病,叹天下无良药,非心经不能救治矣。”读之如入清凉之境,赏之顿生欢喜之心。

    除了“馆阁体”,焱公还能书写各种字体,其隶书清雅飘逸,高古绝伦;魏碑方正浑厚,笔力扛鼎;章草精妙绝伦,极合古意。我就有幸收其一幅章草所书陆游的《书巢记》,文精笔妙,不相伯仲。《孙子。势》中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墨林之子《书法雅言。正奇》中也说:“书法要旨,有正与奇。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然今书坛只知“出奇制胜”,不知“欲奇先正”——正是根基,正是滥觞,更不知“字欲正,人先正”的道理。笔墨当随时代没错,书法亦需与时俱进。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清人尚怪。焱公冒续貂之讥,总结出“今人尚邪”。邪者,有失中和、有奇无正也。“奇而茀正,虽雄爽飞妍,多谲厉而乏雅。奈夫赏鉴之家,每指毫端弩奋之巧,不悟规矩法度之逾;临池之士,每炫技于形势猛诞之微,不求工于性情骨气之妙。是犹轻道德而重功利,退忠直而进奸雄也。”斯风一倡,靡不可追;攻乎异端,害则滋甚。

    我就听说某地书协换届,为争副主席之职,两位候选人竟然大打出手。还有某地竟然采取黑社会性质的威胁恐吓,不仅撕破脸皮,而且流氓地痞。现在的艺术家只有“术”没有“艺”,争名夺利到挖坑陷害、赤膊上阵,丢人算是丢到“家”了。也算对得起“艺术家”这三个字。一片乌烟瘴气,焱公躲之唯恐不及。他还创作了一幅《论道图》“指桑骂槐”:“癸未仲秋,草莲居志远、解雨堂保羽、枕云山房高子三公游栾川西南之山,是处清冷静邃,萧然绝俗,近观茂木相杂,不见山之形。出茂林四五里,可见半山一座废亭焉,已久无人至,右卓然一峰,瀑布乘岩傍临绝壑其下,野水鸣禽,怪石奇根,诸公相从其间,見一石台,惊喜,正可于此调息论道乎。时秋风徐来,忽觉酒香沁人,三公随香觅去,至一树洞,知从此出,细察之,乃山果堕于枯洞,久酵成浆,三公乐之,此仙人赐流霞,天然尤物也。得天地之灵,采茂木之华,正可籍此共山水而活性,携秋风而振情,痛哉!痛哉!于是尽力取之,得一盅,其量甚微,一人饮不足满口,又三人怎共饮?三公叹之。高子献计曰:可取毫发而行令,胜者以发濡浆吮之。二公大喜,对坐石台,行令猜拳,举毫相属,油然不知日之即夕将至,忽闻有天人惊言:尔辈得仙法,不知为何仙所授。三公答曰:未得仙家所授,纯属自学耳。天人叹之:自学成仙非易事,尔等不知天庭仙满为患,仙仙争席夺位。劝尔等宁在下界做酒徒,莫去天庭为酒仙,逍遥不过此山中,何必热闹凑上天?诸公相视而笑。”

    因为字好,焱公身上还发生过两起失窃事件。一次是1999年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全国书法百杰展”,焱公撰写的一幅天下第一长联,在众多摄像头和一大批安保人员的眼皮底下被盗,最后惊动了公安人员,也没有查出个子丑寅卯;去年焱公给省人大书画研究院的赵世信院长写了一幅两米见方的《滕王阁序》,也被人顺手牵走,不知去向。这两张失窃的作品都是焱公拿手的“馆阁体”。这么多的人之所以喜欢焱公的字,无外乎“中和”二字。《书法雅言》多处提到“中和”:“规矩从心,中和为的。”“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人心之良,皆好乎中和。浅近之辈,争赏毫末之奇,不探中和之妙,徒规诞怒之病。”“始自平整而追秀拔,终自险绝而归中和。”等等,不一而足。中和之道,人生之道,故齐白石专门刻有一方闲印:守中。

    二把火——画绝 丹青不知老将至,画到生时是熟时

    焱公先前斋号为“枕云山房”,后觉太雅,于己不配,遂改为“雁途必经山房”,众人迷惑,焱公妙解:吾偏居城市一隅,常有大雁经过,偶亦有小燕筑巢于梁,故名之曰“雁途必经山房”。孟子曰:养吾浩然之气。养气之要,首要修养德行,提高人品。画品出于人品,论画莫先于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松年《颐园论画》亦言:“书画清高,首重人品。”人品不佳,画品难高;看似很高,矫揉造作。

    宋人曾明确提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写物外形,诗传画外意。清叶燮有言:“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 诗画兼善亦成为艺术家的向往与追求。 焱公每画必诗,笔所未到气已吞,让诗意与画意互证而相得益彰;逢诗必画,立万象于胸中,用画的形象去体现诗的意蕴。美学家宗白华对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行了概括与拔高:“诗与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与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术意境。”

    与某些画家开口打油、闭口童谣不同,焱公腹笥广深,涉猎宏博,其诗高古,与画一脉。焱公曾画过一幅《寻诗》,题诗曰:“废亭冷冷久寒深,荒园萧寂话前尘。童儿抱得逍遥来,驱尽凡俗得道人。”“读万卷书”正是学习古人、师承传统,“善读书者,养气即在其内,故胸多卷轴,蕴成真气,偶有所作,自然臭味不同。”(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但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检验才能升华,最好的实践就是“行万里路”。前人论艺,向有“得江山之助”一说,无非“一生好入名山游”,师自然之造化,成艺术之天机,“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自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焱公有方闲印“放我归山”,应是他“行万里路”的期许与渴盼。只要一有闲暇时间,焱公就会约上三两友好“放我归山”,一亲自然芳泽,养吾浩然之气。

    齐白石曾记过一则“艺林掌故”:蜀中张伟良善画,尤喜画牛,卧者、立者、食者、耕者皆毕肖。生平画牛数千头,无一相同者。为人画以头计而论资,不计幅之大小。一日画斗牛,态怒,角相触,尾高举,奕奕如生,大谓为得意之笔。见者亦谓为神品。适一农夫曰:吾非解画也,乃习见真牛者,斗牛时夹尾于两股,壯夫数人,拽之不出,今先生所画,牛尾高举,吾是以知其非佳作也。张嗒然若失,自此不复画牛。

    焱公与这位张伟良相若,但焱公画的是人,一张盈尺的扇面,焱公能画三四号人,且形态各异,面目生动。很多买他画的人也是看画里的人多寡,人多的就出价高一些,人少的就递减,焱公也常常被买画者弄得哭笑不得。有一商人订了他一幅画,焱公认真创作数日“交货”,这位商人看画中人物各异,散布山水间,抱怨说“人不抱团,财无以聚”,从风水学的角度给焱公上了一堂别样的“山水画赏析课”。焱公诺诺,无言以对,只得改进——客户就是上帝。事后焱公也有怨怼:艺术市场,“逼良为娼”!

    三把火——印绝 欹斜天趣非神使,醉后昆刀信手来

    焱公不仅书画双绝,而且通音律、识古器、好文辞、强于治印,“一手多能”,属于艺术界的复合型人才,艺术这口大井已被他挖得太深,合纵连横,触类旁通;艺术圈里的“矿产资源”也已经被他发掘得差不多了,他老“走别的艺术家的路,让人家走投无路”。每当指責他“会的太多”,他就笑眯眯的,又现了弥勒佛的原形。

    焱公治印,超然入古,力避凡陋。篆法、刀法、章法于协调中对应眼法、手法和心法,游刃于内而形神于外,刀起刀落均求以达心手和畅,以细处得遒劲,于阔处取浑穆,或高柳垂丝,或长鲸出海。焱公治印,绝不率尔操弧,无论朱白,均求线条灵动,刀工不滞;印风尚内涵深蕴,格局宽绰。印坛圣手无数,但像焱公治印每方印都有其独特身世者鲜见。

    一日,焱公前往书画院,谢公正忙于创作一幅6米长卷,无暇招待。焱公思曰:世人总忙于各种纷杂事务,唯有书画艺术乃休闲之趣。故刊石“忙着逍遥”一枚,赠与谢公,以逍遥喻忙,独出机杼,别出心裁。

    著名建筑学家、收藏家李伯建先生钟爱汉代器物,仅两汉画像砖收藏不下数百件,皆精品。焱公为其刊石“见两汉刻工不见古人”,边款云:“古之以学必有师,师者若天地父母,不识天地父母者,鲜也,当朝伯建兄师汉物,只识工而不知何人所工,师不知也。天下人亦有笑其痴者,实是己见寡矣。”

    焱公曾失眠多年,偶有睡意,也是梦呓连床。某夜梦里误入桃园,折花无数,次日起床后刊“梦里折花一夜香”以记之。可能是石涛上人的画册看多了,托梦言志。以此看,焱公骨子里仍是古典主义的浪漫情怀。后来做梦也不再是“桃花”之类的雅物,庄周梦蝶,焱公梦蛾。后刊闲印“后生梦蛾”以自俗。

    炎公善作寓言故事,且以此入画,我就见过他一幅《守株待人》,题款曰:世有仿效有巢氏者,假道学之名,口谈清虚,常攀于树之顶,斜视其下,指点尘世,其神情仿若得道仙家。曾与人言,能与树隙间自由穿行,捷若禽类,令猿猱不及焉,此乃登高之极则,世无能入此境者。一日猛虎过此,欣喜附于树下观之。乌鸦见了问道:汝为百兽之王,以血肉为食,以威武得名,今何以不用威武获其佳肴?虎笑而答之:此是玩境界之人,恐早晚非摔死不可,今守株待之,正为此佳肴也。还有一次书法展览活动,某书法家在众人面前滔滔不绝,尽兴之时,手舞足蹈,唾星四射,大汗淋漓,便借焱公扇子一用,谁料打开扇子一看顿时面露愧色,悻悻而去——焱公以“仓颉笑尔鼠辈”书于扇面自省,没想到还能以此醒人。其后,焱公又专门刊石“仓颉笑尔鼠辈”以“三省吾身”。

    今年是焱公的本命年,他装扮得“祖国山河一片红”,宛如一团火照亮前程,辉煌未来。我隐约有种被炙烤的感觉。

相关书画新闻: 焱公  高子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83325862884521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