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艺术广东·国际收藏品及艺术品博览会”吸引不少广州市民前来参观。
苏伟青瓷作品《跳刀灰青釉龙盘》。
被誉为“华南地区最顶级的艺术博览会”的“艺术广东·国际收藏品及艺术品博览会”(以下简称“艺术广东”)于10月11日至14日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举行。据悉,本届博览会展出面积为1万平方米,有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法国、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百家画廊、艺术机构、艺术团体参展;展品总数近2000件,比去年数量翻番,展品包括书画、雕塑、古玩等。虽然主办单位并不参与作品销售过程,无法统计成交金额,但有关统计显示,近九成参展商有作品成交。
海外展商占比超过45%
据了解,经过前两届的打造,法国艺术专区已经成为“艺术广东”一大特色。在艺术广东2012现场,法国展团展出了数百件法国油画及雕塑作品。“除了已连续参加三届艺术广东的熟悉面孔法国印象主义空间及法国ARTF当代艺术家联盟之外,今年,由13位法国艺术家组成的NEO-Impressionists Painters Art Space (NEO 印象派绘画艺术空间)首次参展艺术广东。”艺术广东相关负责人陈远远介绍,艺术广东2012有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法国、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百家画廊、艺术机构、艺术团体参展,海外展商占比超过45%。
记者在博览会现场看到,美国西岸画廊带来多幅19~20世纪博物馆级的经典作品,其中人物油画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里卡多·费尔南德斯画廊带来巴西著名的雕塑家莱奥波尔多·马丁斯的"猫科"系列豹子,这是被当代国际市场广泛认可的艺术品;被官方认可的法国十大当代艺术家之一的伊莎贝莉·杜莉·杜莎克不仅带来了她的油画和雕塑精品,还亲临展会现场,与观众交流互动……
美国西岸画廊负责人毛衣理告诉记者,本届博览会他为广东的观众带来两件经典艺术作品:“《金榜题名》是当时德国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该旷世大作由德国艺术界国父级人物睿豪德·丹尼尔(Reinhold Dannehl),耗时两年在1885年完成,它体现了德国绘画在对细节的观察与描绘一丝不苟、力求刻画入微的特点。由法国著名绘画大师依玛尼尔·哥斯特(Emmanuel Costa)在1898年创作的《爱琴海边的欢乐女神》,是依玛尼尔·哥斯特仅有的大尺寸的作品之一(30x48英寸),这幅画的艺术手法素描严谨,古典之极。”
本土名人佳作云集
本届“艺术广东”,来自国内的参展商比去年有所增加。“来自香港地区的捷丰堂带来了吴冠中、王西京、潘公凯、李小可等多位艺术大家的名作真迹,此外,现场展出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广州艺海堂美术馆藏品)两幅极具历史意义的红色经典作品。”陈远远介绍,本土艺术方面,出色的画廊,如三彩画廊、朱子画廊、艺海堂画廊、如意画廊、泷画廊、东涞艺术中心、陈树人艺术中心等都跟随着艺术广东跨入第三个年头,为观众带来本土高品质的艺术。同时,由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南方青年艺术100精选展”也在艺术广东2012现场拉开帷幕,展出了一批南中国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
艺术论坛“百家争鸣”
据悉,艺术主题论坛是艺术广东现场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年,主办方邀请到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王铁牛教授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带来一次围绕俄罗斯艺术为中心的艺术论坛,通过对俄罗斯艺术体系梳理和阐述,揭示俄罗斯艺术的内涵魅力和艺术价值所在。
此外,来自法国的绘画家雅克·别勒格林带来了主题为《法国艺术品收藏》的艺术专讲,以独特、地道的法式角度,剖析广为收藏家所关注的当前法国艺术品的收藏趋向。
与此同时,本届艺术广东与雅昌艺术网携手,策划了“雅昌大讲堂”,邀请本土艺术名家、评论人冯原、胡斌、杨小彦等多位老师亲临艺术广东现场,以艺术对话的形式,共同就“广府文化与岭南历史建筑的保护”、“广东、香港、深圳三地当代艺术的隔离现象”等问题进行探讨,并与现场观众交流互动。
链接
苏伟龙泉青瓷新作
亮相“艺术广东”
由《信息时报》“典藏周刊”与广州市文物总店三希堂联合策办的“苏伟龙泉青瓷作品展”在本届“艺术广东”博览会上闪亮登场,展出了龙泉新一代青瓷艺人代表苏伟的一批龙泉青瓷新作。据广州市文物总店三希堂经理赵劼介绍:“苏伟是制作传统龙泉青瓷"薄胎厚釉"的高手,出自他手的青瓷作品胎薄如纸,厚度在1.5毫米以内。”苏伟的作品造型简洁、典雅大气、釉层丰厚、温润如玉、纯粹无瑕,尤其是难度极高的“薄胎跳刀纹”堪称为青瓷一绝,而“哥弟结合”、“创新形制”则成就其强烈个人艺术风格。
(信息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