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10月7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广东省文化厅、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珠三角新花广东省中山市
异地务工人员子弟书画作品展》在北京工人劳动文化宫举行。本次展出130多幅作品,涵盖书法、美术、篆刻等艺术门类,全部是从中山市异地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和部分民办学校征集的作品精选出来的,均为在校中小学生创作,平均年龄10岁。
据悉,近年来,中山市秉承“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理念,合理配置公共文化教育资源,不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将异地务工人员纳入公共文化教育服务的范畴,大力开展文化艺术普及教育,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教育服务均等化。在文化和教育部门的引导支持下,以中山市小榄镇丰华学校为代表的一些民办学校,率先在异地务工人员子弟中开办书画、剪纸、舞蹈、曲艺等特色教育,不但提高了孩子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技能,而且有效增强了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充分肯定,指示加以宣传和推广。
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陈洪武,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在致辞中均指出,像中山市这样花大力气对异地务工人员子弟进行书画艺术教育,且学生作品基本功扎实、结构稳重,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准,这在全国并不多见,对于在全国中小学生尤其是异地务工人员学生中开展书法、美术等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