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国内书画市场即将迎来秋拍季。经过“量价齐跌”的春拍洗礼后,今年秋拍市场将呈现怎样的走势?昨天,南京著名艺术市场推广人、艺术评论家纪太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宏观经济形势没有大的变化,今年秋拍季会延续上半年的下行态势,总体行情不会太乐观。他认为,国内艺术品市场正处在一个盘整期,其谷底可能出现在2015年下半年前后。
预计秋拍季行情持续下行
在去年艺术品市场空前火爆时,纪太年曾预测:2012年全国艺术品市场将迎来拐点,预计交易额总量会下降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现在看来,关于拐点的预测是正确的,但缩水幅度比预计中还要更严重一些。
纪太年告诉记者,今年春拍季,绝大多数拍卖公司的成交额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像保利、嘉德等北京一线拍卖公司均是如此,南京及江苏也不例外。就艺术品种类来看,古代书画的价格受影响相对较小,近现代板块波动最大,当代书画次之。简单地分析原因,古代作品相对稀少,其学术价值又得到了漫长时间的检验;近现代书画前些年涨得特别猛,数量也比较大,回调幅度大也在情理之中;当代作品之所以受影响较小,主要是“护盘手”在起作用:一是艺术作品的大量持有者为了自身利益,在拍卖会等流通环节进行托底吃货;二是有市场的艺术家本人无资金紧张之忧,他们宁可少卖,也会守住价格。
纪太年透露,行外人士看书画市场,往往只知道某个艺术家的作品几年间上涨了多少多少倍,或是某个机构短短几年间靠经营某位艺术家的作品赚了多少钱。实际上,在这一轮的盘整行情中,不少机构可以说是“伤痕累累”,赔得很惨。比如,某位艺术家的作品去年可以卖到每平方尺40多万元,今年已被拦腰斩掉一半。一家艺术品投资机构去年买了该艺术家600万元的作品,短短一年时间就赔了300万元,“类似的事例其实还有很多”。
市场盘整尚未到达谷底
“艺术品市场的盘整目前并没有结束,还没有到达谷底。”纪太年认为,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中国实体经济的效益也不理想,资金短缺的问题仍然存在。在此背景下,众多投资机构既无实力,也没有信心把大量资金投向艺术品市场。
根据纪太年的观察,艺术品市场每一轮的强劲表现,都以大额资金入场为基本前提。过去几年,浙江游资、陕西煤老板的热钱,以及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资金的进场,使得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大行情。“在目前的行情下,一些每年抽调专用资金大批购买艺术品的机构,都放缓了投资的步伐。”兼任多家企业艺术投资顾问的纪太年透露,这些机构今年要么是大幅减少资金投入量,要么是以观望为主,基本不出手。个别投资机构由于资金链紧张或是出现恐慌心理,已经迫不得已开始忍痛“割肉”。
在投资者谨慎观望的大背景下,市场上偶尔也会听到有新资本进场的消息。纪太年透露,以南京为例,最近三个月内至少有3家机构分别携上千万元或几千万元进入艺术品市场,但这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毕竟只是“小钱”,不足以扭转整个市场下行的态势。而且这些资金往往是用在包装一两位知名度不高、作品流通能力不强的艺术家身上,如此做法只会拉动一些“新人”的作品价格迅速上升。
未来20年或成“白银时代”
纪太年预计,如无意外情况发生,这一轮艺术品市场的盘整可能会持续到2015年“探底”,下一轮大行情会在2016年出现,然后进入一个相对可观的“白银时代”。
“长远来看,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肯定是上行的态势,并会出现一个令业内人士欢欣鼓舞的局面,一批艺术家的作品会有相当理想的表现。”纪太年说,20年后再回望今天的高价艺术品,或许会像人们现在回忆20年前的艺术品价格一样,有“白菜价”的感觉。“如果说,已经过去的20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黄金时代’,那么,未来2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则可能会出现一个‘白银时代’。”他表示,在这段时间内,市场肯定会出现波动、震荡,有些艺术家的作品会被淘汰,“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管市场行情多好,选择有潜力、有学术水准的‘优质股’,永远是必要的。学术水准不够高的艺术家,其作品不管短期被炒到什么高位,最终都难以经得起时间检验。”
来源: 南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