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书画艺术旅游节采访札记 发布时间:2012-09-24 阅读次数:1478次
书画通渭翰墨香
通渭书画艺术旅游节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曹剑南王雨
初秋时节,一个别具特色的节会通渭书画艺术旅游节让整个通渭沸腾了。
省美协通渭采风基地写生作品展、“通渭人家”民俗文化展、文物收藏展、书画展、书画收藏珍品展、陇中风情书画创作比赛,令人目不暇接。更令人称奇的是,小小通渭,一时间竟汇集了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中国书协副主席聂成文,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郭北平,中国美协理事于志学,中国美协理事、天津美协副主席张守庠,原中国书协理事刘云泉,中国书协理事徐本一,中国书协理事白煦,中国美协理事、北京市美协副主席郑叔方等30多位国内一流的书画名家,开展了100多名知名书画家参加的全国书画名家交流笔会,并组织县内百名书画家和百名中小学生现场创作书画百米长卷。一时间,通渭县大大小小的画廊高朋满座,宾客盈门,书画通渭翰墨飘香。
通渭,一个国扶贫困县,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书画成为这个陇中穷县的靓丽名片,创造出独特的“通渭现象”,的确令人深思。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使通渭家家挂字画,人人爱字画,并自豪地说出“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豪言壮语呢?
走进通渭,各具特色的大小画廊散布在城市的每条街道,琳琅满目的书画挂满城乡每户厅堂。3300多名书画创作人员常年挥毫泼墨,进城办事的农民常常徜徉于300多个大小画廊。据统计,全县农民书画爱好者5000多人,有660多名农民书画作者“拿起锄头是种田把式,拿起笔头是书画能手”,以李济畅、王琛、陈效平等为代表的农民书画家,正在走向专职书画家的专业创作道路。目前,全县有349人是县级以上书画协会的骨干,每年向大专院校输送的书画人才数量居全省第一。近十年,全县先后举办和参加各级展览360余次,展出作品6万多件,218名作者的600余幅作品在展评中获奖或被收藏……
“宁可要饭,古董字画也不能卖。”通渭县城郊马庄社白俊吉老汉说。
“你可以一个大字不识,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通渭除了重视教育外,已经扩而大之到尊重文字,以至于对书法的收藏发展到了难以想象的疯狂地步。现在全县9万户人家,不敢说百分之百的家里都收藏书法作品,却可以肯定95%的人家墙上挂有中堂和条幅。”著名作家贾平凹说。
这是通渭人热爱书画的真实写照。
“那时候,家里穷得很,买不起纸,我就用毛笔沾着水在砖块上学着写。就这样,慢慢能写上几笔了。”与笔墨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在书法创作上颇有收获的知名农民书法家李济畅说。
“成为全国、全省书协会员的人数,通渭是全省第一。”通渭县委常委、副县长陈维山说。
这是通渭人书画创作的生动写照。
“通渭耕读文化厚重,通渭人在骨子里渗透着对书画艺术的热爱,这种现象在全国都是少见的。”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说。
“甘肃的文化氛围非常好。特别是通渭,地方领导对文化产业非常重视,充分调动了文艺人才的积极性,使书画艺术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中国美协理事、北京市美协副主席郑叔方如是说。
这是通渭县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写照。
有人说,通渭的味道,是笔墨的味道;是文化的味道;是儒而又雅的味道。那么,是什么让通渭人对书画如此热爱?
置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汉以来历代能诗文、善书画的名人辈出,地方文化传承从未间断,无疑使通渭成为一方书画艺术的沃土。从明万历到清末360年间,通渭出进士8人,举人102人,贡生338人,文童秀才数以万计,直接影响、熏陶和带动了通渭的书画。但记者通过多次采访发现,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文化需求相对突出,造就了通渭书画之乡的美誉。
“陇中苦瘠甲于天下”,通渭也不例外。对一种艺术形式的热爱,必然基于一定的经济基础。贫困,使通渭人最终选择了书画这一投入少、保存久、欣赏方便的艺术形式装点生活、陶冶情操。同样是贫困,促使通渭人选择了书画艺术这个以个人创作、费用低廉为特点的形式发展文化、丰富人生,而且代代相传,家家效仿,蔚然成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通渭书画终于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一时间书画热迅速升温,创作队伍迅速壮大,大小画廊应运而生,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产生具有广泛影响的“通渭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热爱书画”到“创作书画”,从“书画现象”到“书画产业”,不只是一个量的增长,更是一个质的跨越。通渭县委书记令续鹏说,近年来,通渭县创建全省“书画基地”“麦秆画、烙画基地”“红色文化基地”,确立了“文旅名县”的战略,进一步加快了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县上先后成立了通渭县书画院和通渭县书画艺术学校两个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成立了县书画协会等三个社团组织,投资556万元建起了文化大楼,投资1224万元建成了文化广场,使全县书画产业发展有了机构阵地,书画创作成果喜人,书画交流活动日趋活跃。目前全县收藏书画150多万件,年成交额1亿多元,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书画集散地,书画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书画产业的发展,不仅活了一方文化,也富了一方乡民。全县从事书画产业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近两万元,远远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一大批懂鉴赏、善经营、会管理、守诚信的书画经纪人,通过包装推介地方名人、组织书画交流、参加拍卖会等,年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初步形成了创作、交流、装裱、销售为一体的市场格局。榜罗镇坪道村农民许世宏在兰州、通渭两地开办画廊,年收入30万元,从多年前的“穷小子”变成了书画起家的“小老板”。
书画产业,正在成为通渭文化产业的支柱。
如今,通渭书画产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建设文化大省的号角已经吹响,通渭,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国际书协首席主席刘正成表示,“通渭现象”说明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和文化可以起到互相引领作用,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文化是一种绝对的生产力,通过发散扩大,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之下,这种现象难能可贵。如果当地能够凭借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方式发展书画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会对当下的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白煦说。
甘肃日报社社长、甘肃省美协主席李宝堂认为,通渭书画产业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书画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高起点完善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创作队伍,高标准开展市场运作。一方面要把国内国际的名家大师请进来,一方面要把地方名人推出去。通过请进来,促使通渭当地人才提高水平,提升境界,通过走出去汲取外面的优势长处,进一步打响通渭书画的品牌,打开通渭书画的市场。在产业发展上,要通过“书画一条街”或者“书画城”等项目建设,变一家一户的小本经营为集团军式联合作战,使创作上水平,经营上规模,发展上速度。只有这样,书画产业才能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创造更大的效益,真正富民兴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借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东风,通渭县已着手书画产业规划的制订,“书画城”等项目已提上议事日程,“红色通渭、书画通渭、耕读通渭、生态通渭、养生通渭”的文化建设大幕已经拉开,通渭书画在新的时代必将大放异彩。
作者:曹剑南王雨 来源:甘肃农民报 |
相关书画新闻:
通渭书画艺术旅游节 |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
|
|
载入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