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又名《泰山金刚经》,刻于泰山南麓斗母宫东北一公里处的花岗岩溪床之上。约计两千多平方米,是汉字刊刻面积最大的作品。因年月久远,加之溪水冲刷,沙石磨损,现仅存一千余字,四十行。《泰山金刚经》深居山中,字径较大,不容易拓摹,因之,被人们认识较晚。直到清中叶,随着碑学理论的兴起,《泰山金刚经》才逐渐为书家所推崇。
《泰山金刚经》书体在楷隶之间,偶有篆意草情,古拙朴茂,静穆安详,为历代书家所推崇,被冠以“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美称。包世臣、康有为等均赞誉有加。受《泰山金刚经》影响较大的书家主要有清代的刘墉、俞越、康有为、李瑞清、曾熙等,当代主要有乐图南、武中奇、徐少华、孙启新等人。
《泰山金刚经》书作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妙品。细品《泰山经石峪》,既无拔剑弩张之霸气,也无雍容华贵之媚态,掰窠大字静气凝神,行草之情,篆籀之韵一体,如佛家长者静观人世,体察物情,风神谈泊,体态安详,颇具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之气象。当年书家用这种风格写佛经,真是形神兼备,妙不可言,与书写内容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如今选取此帖修身善莫大焉。
《泰山金刚经》风格的形成,他是以隶书的形态,兼用楷书的一些特点。《泰山金刚经》初看笔法简单,横平竖直,形态憨拙,但细加分析,会发现其用笔幻化无穷,入笔之藏露、行笔之中侧以及提按顿挫和收笔之回放,形态各异。字里行间透视出当时书作者以超凡的心境,宁静舒缓的节奏,如古刹里悠悠的钟声,深山中涓涓溪流,书写着不见方、不见折、不张扬的书法语言,字字如修炼的高僧,雍容大度,气宇非凡。
我认识泰山金刚经始于1991年。经广东书坛一大家王楚材先生(原广东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评委)认识了冯铎枢先生,后又偶遇了徐少华(华馗)先生。他与冯铎枢先生练的是同一字体“泰山金刚经”,同一隶楷书体。徐老先生求变,隶法多一些。冯先生求稳,楷法多一些。如此耳闻目染,从此喜欢上北齐时代的从隶书向楷书过度阶段的这个字体——泰山金刚经。也许是前世与佛有缘吧,一个偶然机会我成了释本焕大师的俗家弟子。这也是我钟情于《泰山金刚经》的原因之一。当时立下弘愿,要用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石的残余字体风格,将金刚经全文写下来------。
由于工作的变更、生计的奔波,转眼,中断书法练习近20年之久。书画艺术也仅仅成了酒桌上的谈资,公关的工具------
2010年,经新华社连志认识了暨南大学崔仁辉老师,他的书法造诣极高。受崔仁辉老师的书艺水准感染,我着手为他撰写发表几篇书法评论文章。从此,重新燃起了我对书法的向往,开始系统研究起了书法理论,并重新拿起了那支久违的毛笔,开始了书法理论和书法的系统训练。我尽可能利用一切时间,日夜埋首于残碑断简之间,醉心于名家法帖之中。从汉隶中感受浑穆质朴之气,从二王中体悟空灵飘逸之美,从宋人的法帖中感悟闲适和随意,从明清书法里感受独立创新意识。
《泰山金刚经》这种特殊字种(又称隶楷书、经书体),至今虽尚存千余字,但由于书写内容的原因,单字大量重复,完全不重复的单字不到300字。这对于临习《泰山金刚经》乃是一个缺憾。很多书家望而却步,用笔结体不得要领。然,元赵子昂说过:“书法以用笔为止,而结字亦须用工,善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就道明了无论何种书体、何家面貌,其笔法是相通的。但相通不等于相同,不同的书体和书风,主要取决于不同的用笔。我刚临习时选用武汉古籍书店影印的《原拓泰山金刚经》版本,后来发现因受当时物质条件和翻拓原因,此拓本失真,很多字臃肿无力或者变形。后改用今人安廷山老师的《泰山石经》,始入佳境。用笔方法开始以五指执笔,后总觉得生硬死板,无法体现《泰山金刚经》的点画结构特点,后改用二指、三指执笔,方显空灵无阻。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并得到泰山金刚经书法研究会崔炳亮老师等的支持和肯定,被委任为泰山金刚经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一职。日前,已经以泰山金石峪摩崖刻石残字风格风貌续写完金刚经全文,全文5000多字,分61篇,每篇大小53*319CM,合计103平方米。期望以此行动,为保护和传承《泰山金刚经》这部我国古代经典书法中的奇葩做点有益的工作。作品试图表达《泰山金刚经》湛深的精神内涵,体现中和的审美特征,展现兼容的形体和特异的笔法形式,完整、典型地体现佛文化的精义和中华民族书以载道的艺术宗旨。
2012年8月于道壹斋
泰山金刚经书法研究会 谢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