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黄汉侯:开创扬州浅刻的高峰
发布时间:2012-08-12 阅读次数:1436次

 
 
 
黄汉侯刻写牙牌资料图
会议现场。庄剑翔 摄

  8月12日,是扬州浅刻艺术大师黄汉侯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昨天上午,由本报和扬州八刻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扬州浅刻艺术大师黄汉侯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剪纸博物馆举行。与会嘉宾认为,黄汉侯先生在浅刻艺术上取得卓越成就,为扬州文化的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汉侯先生是现代扬州浅刻艺术大师,是扬州牙刻和竹刻技艺的代表性人物。他专攻晋唐以来名家书法,善刻兰亭、宋四家、郑板桥和毛主席诗词,尤以苏体最为擅长。他能在方寸牙板上摹刻4000余字,与原帖不差毫厘。他以一把刻字刀,声动海内外数十年。郭沫若誉其艺为“银钩铁划,玉振金声”。

  座谈会上,与会嘉宾朱福烓、丁家桐、李万才、陈绍棣都与黄汉侯有过交往,钦佩于黄汉侯在浅刻艺术的成就,以及其为人上的忠厚谦和,人缘好。“黄汉侯是谁?很多扬州人不一定知道,这样一位曾经在扬州八刻史上创造了卓越成就的文化名人,我们不应忘记他。”丁家桐说,在黄汉侯诞辰110周年之际,举办这样一个纪念活动非常有意义。

  朱福烓认为,黄汉侯不仅仅是一位浅刻艺术家,更是一位扬州文化名人,他在文化上的深厚造诣,造就了他在浅刻技艺上的卓越成就。李万才先生认为,黄汉侯对扬州文化的贡献巨大,陪同陈从周考察扬州园林,将多件珍贵的书画作品捐献给国家。

  活动当天,由本报编印的《铁笔一支写春秋纪念扬州浅刻艺术大师黄汉侯诞辰110周年》纪念册首发,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黄汉侯先生的艺术人生。而多件黄汉侯作品实物首次公开亮相,嘉宾们有幸一睹黄汉侯浅刻的风采。

  【人物链接】

  黄汉侯

  (1902—1976),字良伟,现代扬州浅刻艺术大师。他以一把刻字刀,与章太炎、郭沫若、陈叔通、叶恭绰、俞平伯、溥雪斋、范烟桥、沙孟海、林散之、陈从周等交游,声动海内外数十年。郭沫若誉其艺为“银钩铁划,玉振金声”。

  上图:所刻的唐寅画

  左图:所刻的《兰亭序》牙章

  【实录】

  与会嘉宾还原真实的浅刻大师

  “大明寺”三字由他集字完成

  他博学多才,为扬州文化作出杰出贡献

  昨天,参加座谈会的嘉宾,有与黄汉侯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有与黄汉侯有过交往的朋友,有黄汉侯的孙子,有师从黄汉侯学习浅刻的徒弟……他们纷纷讲述黄汉侯的点点滴滴,还原浅刻艺术家一个个的真实故事。

  “大明寺”是黄老集字完成

  【讲述】朱福烓(著名书法家)

  晚报举办纪念黄汉侯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非常好!我很有幸,曾与黄老有过较多接触。

  黄老是一个文化人,传统文化、书法艺术、文物鉴赏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这些对于他的“刻”都是最重要的素养。

  黄老的艺术,是临摹历代名家的字迹浅刻而成。以刀当笔,用刀刻出笔墨才能表达的神韵,只有艺术大家才能表现得如此真切。

  黄老做事非常认真。当年法净寺改回大明寺时,门额上的“大明寺”三个字是集的褚遂良的字,因不是出于一个字帖,字的修饰,特别是字的大小、风格的统一,都要进行调整、修饰。当时没有放大设备,要靠目测和九宫格来手工完成。虽有工匠协助,但主要是靠黄老以经验和对字体的准确把握来完成的。这是一项很细致、要有相当功力才能完成的工作。

  黄老曾替林散之先生刻过字。林散之有一个柞木的手杖,是他的心爱之物,几十年从不离手。他曾请黄老在手杖上刻自作诗《题藤杖》,黄老用心刻写,可刻到最后发现掉了一个字,又精心补上。林老欢欣不已,对手杖更是珍爱有加。

  他是博学多才的艺术家

  【讲述】丁家桐(著名作家)

  我做学生时,对当时扬州的名人都非常崇拜,包括黄汉侯、陈含光等。解放后,我参加扬州文联的活动,与黄老见过面。我珍藏着一张著名作家冰心与扬州文化人士的合影,上面就有黄汉侯先生。照片是在新胜街魏氏园拍的,黄老坐在第一排边上,我站在第二排,与黄老隔两三个人。

  我很高兴地看到,扬州晚报不仅重视扬州文化,宣传老扬州,而且在某些方面进入研究领域,这是件非常有远见的事。我们研究和怀念黄汉侯,最印象深刻的体会是,他首先是个文化人,知识比较广博,而在某一方面形成高峰。从他的作品里面可看出,他的文化素养就像一座宝塔,最底层面积比较大,然后一层一层积累上去的。黄汉侯这样的艺术家与八怪一样,他们的知识很广博。只有拥有这样的才情,才会在某一项艺术上有所突破。

  为扬州文化作出杰出贡献

  【讲述】李万才(原扬州博物馆副馆长,曾与黄汉侯一起工作)

  1961年,我分配到扬州博物馆,就认识了黄汉侯先生,黄老对扬州文化有重大贡献。

  扬州解放拆城时,当时组织了一个拆城领导小组,黄汉侯、耿鉴庭等人也在其中,他们把扬州城墙里有字的铭文砖和扬州大街小巷一些重要的碑石留了下来。现在的扬州博物馆铭文砖、城砖两间房子都放不下,这都是他们的贡献。

  史可法纪念馆和鉴真纪念堂,因为黄老和耿鉴庭的关系,当时北京的郭沫若等名人为史可法纪念馆题词,并征集了很多珍贵史料。

  黄老爱好收藏,不少都捐给了扬州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对地方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黄老曾送我一套浅刻工具

  【讲述】陈绍棣(画家,陈达祚之子)

  我父亲与黄老是好友,他们三天两头见面,我也有机会领略到他的浅刻艺术。

  读初中时,我一度想学习浅刻,黄老给我送过一套工具,字帖、四明刀、磨刀石等。每个浅刻艺术家用刀不一样,黄老送我的是他自己用的。后来,因为我功课太紧,耽搁了练习,很遗憾就没把牙刻技艺传下去。在象牙浅刻技艺上,黄老的技艺高超,他的作品不光展示了技艺,还通过技艺表达了思想、情感。作为后辈,黄老高尚的品格和艺术风范值得我们学习。

  双勾《毛泽东诗词》憾未出版

  【讲述】黄忠祥(黄汉侯之孙)

  祖父为人正直,广交朋友。

  天津有一个有名的收藏家,他们之间经常书信来往,却从未见过面,称之为“神交”。同济大学的陈从周教授,是他多年的好友。当年陈从周来扬州调查园林,他冒着酷暑,陪着跑园林。祖父去世后,陈从周还常带朋友过来看看,并写文章表达对祖父的怀念。

  祖父非常热爱浅刻工作,他的作品在扬州西园展出,很多人看到就想要。他就赶作品,有时干到夜里一两点,直到作品完成了,第二天匆匆送过去。他花了一年多时间,刻毛主席诗词三十六首,在苏东坡的字帖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找,最终集好了。当时准备由十竹斋出版,但由于文革的影响,就耽误了。这是他一生中的憾事。

  终身难忘黄老给的饼

  【讲述】宫伟祥(黄汉侯弟子宫宜庵之子)

  我父亲宫宜庵是黄汉侯的弟子,小时候去他家,我吃过一个用青花瓷盘盛的饼。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终身难忘。父亲在牙刻上的成就离不开黄老,遗憾的是,我们没能传承这门技艺。

  对黄老的浅刻艺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帮着磨牙牌。我和哥哥用小板凳倒下来,把牙牌放在脸盆里,用镇江带回来的树叶子,慢慢磨,磨得不平还会被说。

  孜孜不倦教授浅刻技艺

  【讲述】高志明(扬州竹刻非遗传承人,曾跟随黄汉侯学习浅刻技艺)

  黄先生为人谦和,作为他的徒弟,对我们也很关心和爱护,怎么刻、刻什么,刀怎么磨,临什么帖,都给予悉心指导。他不仅要求我们认真学技艺,还要对扬州历史文化了解。作为他的徒弟,我会继续刻苦学习,把浅刻艺术发扬光大,并且学习他的为人。

  记者 陈爱东 慕相中 张庆萍 屠明娟

  【现场】

  与会嘉宾带来黄汉侯的实物

  珍贵作品

  首次集中亮相

  昨日,多件黄汉侯浅刻作品首次集中亮相,有幸近距离观看被郭沫若赞为“铁划银钩 玉振金声”的大师作品,与会嘉宾和读者无不赞不绝口。

  昨天首亮相的大师作品,分别由陈绍棣、黄忠祥、高志明等提供。黄忠祥特意带来了祖父的多件实物,其中有黄汉侯浅刻所用的工具、放大镜、磨刀石等,这些看似普通的工具,伴随着黄汉侯的浅刻生涯,刻出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浅刻作品。一个破旧的皮夹子,一张泛黄的名片,都是黄汉侯经营钱庄的见证。其中有一方“登岱归来不看山”的牙章,系篆刻家周岫云、诗人陈臣朔和黄汉侯合作而成,被称为“三绝”。展柜中还陈列了黄汉侯集苏体双勾《毛泽东诗词三十六首》的手稿、扬州博物馆油印的黄汉侯著《扬州浅刻答问》,以及一张黄汉侯的画像。

  扬州竹刻非遗传承人高志明,曾跟黄汉侯学习浅刻,他带来了两件珍贵的黄汉侯浅刻作品,一件是牙刻正面刻的邓石如的《上樊大公祖陈寄鹤书》,反面刻的是唐寅画《西洲话旧图》,这是黄汉侯早期的一件作品。另外一件是竹刻手枕,上刻有郑板桥《道情十首》,尺寸较大,是黄汉侯竹刻作品中的代表作。

  无锡严乙苍先生,特地寄来了一封黄汉侯写给其父严古津的信。严乙苍说,黄汉侯与父亲交往颇深,书信往来频繁,黄汉侯曾为其父亲刻过一方牙牌,严古津曾回信赞其艺曰:“镂金琢玉可能神,印学扬州日出新。游刃别开牙刻面,让翁去后此传人。艺事多能数粤工,竹西名辈有黄公。摩挲牙版惊奇绝,要认须弥芥子中。”

  【幕后】

  本报编辑的纪念册受好评

  纪念册展现大师艺术人生

  昨天,由本报特别编印的《铁笔一支写春秋纪念浅刻艺术大师黄汉侯诞辰110周年》纪念册首发,纪念册分为传略、作品赏析、回忆文章和年表四个部分,较为全面地展示黄汉侯先生的浅刻艺术人生,许多珍贵作品和照片首次披露。纪念册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认为做了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编辑这本纪念册,源于黄汉侯先生的忘年交朱江先生的提议。纪念册勾勒出黄汉侯的一生,道出其在浅刻、钱业、为人、交友等方面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实;收录了黄汉侯先生的竹刻、牙刻作品十余件代表作品:竹刻手枕苏东坡《右武昌西山赠邓圣求一首》,《前后出师表》象牙插屏,毛泽东诗词象牙插屏,《兰亭序》牙章,有黄汉侯与弟子宫宜庵合刻扬州八刻高翔的《弹指阁》图等,还收录了弥足珍贵的回忆文章。

  这些宝贵的资料来自于黄汉侯有交往的好友及其后人,以及黄汉侯的弟子,如蔡巨川的儿子蔡益定先生、桑榆的儿子桑光北先生、陈达祚的儿子陈绍棣先生、刘振青的外孙女曹力女士、扬州竹刻非遗传承人高志明、扬州牙刻非遗传承人吴吉太等。

  【花絮】

  师徒后人喜相聚

  在昨天的座谈会上,黄汉侯的孙子黄忠祥,与黄汉侯的弟子宫宜庵的儿子宫伟祥意外相逢。

  宫伟祥告诉记者,他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黄老先生家玩,但没见过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黄汉侯的孙子。“想不到在扬州晚报纪念老先生诞辰的纪念活动中与黄老的孙子见面了。”两人在“纪念黄汉侯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屏幕前握手合影,互留联系电话,表示今后要经常走动。

  【读报词典】

  浅刻艺术

  又称线刻、细刻。其作为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东汉时期,发展至唐代较为鼎盛,从清朝乾隆中期以来,浅刻艺术更多地与书法、绘画艺术相结合,在象牙、竹、木、石上表现书与画。扬州浅刻技艺,始于吴让之,后有耿西池、金爵山、赵竹宾、耿耀庭、于啸轩、黄汉侯、吴南敏、吴南愚等。扬州浅刻以精细为美,在方寸之地刻写名家书画,横竖撇捺,刀过如笔,精妙绝伦。
相关书画新闻: 黄汉侯  扬州浅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034921169281006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