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天衡拍卖之李可染《漓江胜揽》赏析
发布时间:2012-07-19 阅读次数:1389次

  
李可染 漓江胜揽 设色纸本 立轴 110x70 cm
    李可染作为二十世纪举世闻名的山水画大家,在一个动荡、激变的社会历史转折时期,坚定的完成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经验的革命。之所以说是革命,是因为他以“用最大力量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可贵胆魄,用对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完成了古典山水画向现代山水画的转型。构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山水画天地——“李家山水”。

  此幁《漓江胜揽》是可染先生成熟期的一件佳品,全画构图奇崛,用笔凝重,用墨微妙,尤其前后层次分明中见得协调。画中山石尤其厚重深沉,为表现山水画面层次,营造画面意境,先生借用错位重叠组合之法审美编排意象,使意象合乎立意得到了重新聚合,呈现出了秩序美,又巧用虚实和透视之法对有秩序的意象进行了艺术描绘。先生在长期的山水画写生中观悟自然,并将感受到的光作用下大自然的明暗变化与中国画传统的黑白关系成功结合,用笔墨表现出了光作用下大自然的浓郁生气。画面中表现峰峦上部轮廓处留白,下部山根浑融,以增强山体的体积感,整体感,从而呈现出了逆光感。传统中国画中的虚实有两层含义:有景物的地方为实,无景物的空白处为虚;笔墨浓处为实,淡处为虚。对于先生将传统笔墨进行的研究、革新与创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这其中,他所提倡并践行的山水画写生的作用尤其重要。两山之间的江中一艘艘渔船在画家笔下变得极富生活情趣,是其所追求的“阳刚、雄强”的审美理想的必然体现,但是这种力量并不是剑拔弩张,而是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所以他在协调力量的同时依然注意用笔的含蓄表现。先生善于在外轮廓上用积点成线法,讲究用笔而没有萎靡之玻中国画注重线的表现力,虽然线并不是中国艺术的全部,但对线的控制自古就是评价艺术作品的重要原则之一。无论山石、渔船、人物用笔绵里裹针,既柔且刚,把力度含蓄蕴藏在线里,所以他的画毫无火气,决非常人可及。

  李可染

  《漓江胜揽》

  款识:世称漓江山水甲天下,吾曾三次往游览,江山虽胜然构图不易,兹以传统以大观小法写之,因略略得其意。人在漓江边上,

  终不能见此境也。一九七九年春节写奉,陈然先生指正,可染于北京。

  印鉴:李、可染、师牛堂、为祖国河山立传

  陈然签条题识:李可染先生漓江图。一九七九年陈然藏。

  出版:一、《名家翰墨4——李可染专号》,P29,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二、《李可染的世界》,P152,羲之堂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新浪收藏)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1621403694153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