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一个传奇的书画世家
发布时间:2012-07-10 阅读次数:1307次

  在安化的梅城,有一户莫姓人家,繁衍至今,现一家三代共十七个教师都是高级教师,他们在美术、书法、教育等领域都各有建树,也在文艺圈内传为美谈。这就是已故著名老书画家莫逊人先生一家。

  莫逊人成就“三湘第一虎”

  莫逊人先生,1910年生于安化梅城一个望族人家。1929年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后,又于1933年考入上海新华艺专,师从刘海粟、谢公展、张书旗等大师,后又成为虎圣张善籽的入室弟子,专攻画虎。新华艺专毕业后,莫老先生带着“虎”名回到了湖南,谢绝了当时省会同行的挽留,在家乡,先后执教于安化县师、英武中学、萸江等地。

  1938年冬,长沙惨遭“文夕大火”,省政府和难民纷纷避迁安化梅城,难民中不少学龄儿童无处就读,莫老先生便与龚翼星、莫秉巍创办私立黎明小学,并举行抗日书画义卖,得光洋500余元,全部献给政府慰劳抗日将士。莫逊人先生,以笔当枪,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摇旗呐喊,为迎接湖南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本来,他在美术方面有着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但因“国共合作”而导致了他双重党员的特殊身份,被“极左路线分子”视为了历史反革命,开除出教师队伍并流放劳改。1979年,落实政策后,推选为安化县第一届政协委员,平反后无偿在安化职中传艺十余载,1994年五月份安然去世。

  莫逊人先生的书画作品传世不是很多,1979年为安化政府大会堂绘制了丈二《群虎图》,1981年欣闻女排世界杯首次夺冠,激动之余绘就了《雄鹰图》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西学之风打破了中国五千年的封闭,所以,莫逊人的上海负笈求学开启了一个家族的书画传奇。

  莫伯华成功在教坛的大家

  莫伯华,1934年出生,是莫老先生的长子,1955年华中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分配到黄冈师范学院任教直至现在,在教学与创作上都建树颇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暨高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从教之余:分别由湖南人民出版及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连环画《并非虚构的故事》和《一只小铜马》。主编了《湖北省中师美术教材》(共四册)。1999年,参加编写了全国高师专科美术教育专业必修课教材《素描》,专著有《学院色彩教学范本--水彩风景》、《盆景的形式美与造型实例》等。

  2003年5月,《农家猪舍》(水彩画)被美国卞内基梅隆大学收藏。2005年《雅韵天成》(中国画)入选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2008年,《白玉兰》(中国画)在芬兰科沃拉市艺术博物馆展出。

  他以饱满的热情为祖国的美术事业作出了贡献。

 

  莫叔华师古法尚自然力避新径

  莫叔华是莫逊人的第五子,1949年生于安化梅城,一辈子从事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教育,曾就读于湖南省教育学院,并主攻花鸟画,从教传艺40余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国际名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剪纸学会会员,湖南花鸟画协会会员,冷水江市美协副主席。

  他自1979年获全国首届教师书法画大赛铜奖开始,致力修炼自己的书画技艺,1995年、1996年有六幅作品分别获教育部金、银、铜奖,并入选联合国人口基金展出,199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美术教师,并作为湖南三名代表之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的表彰颁奖大会,受到李岚清副总理等中央领导接见及合影,1998年获文化部“德艺双馨”奖,2009年作品《品秋图》再获全国银奖,并张挂在北京地铁四惠站入口处。

  莫叔华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绘画艺术应源于生活又须高于生活。莫叔华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因此对生活无限热爱,对大自然有着很深的感情寄托,对梅山文化也有他独特的理解,他崇石玩石赏石有着石头一般的坚韧,一生沉浸在花鸟的神韵当中,并用心写生,一本本写生簿,一摞摞素描稿,为他走向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深掘传统之井,师大家参悟画法画理,同时又力拓源头之河。他研究八大山人能深得其精髓并最终把这一理解落实到线条上,仔细揣摩郑板桥的兰与石等作品,能深得文人画的本质:以线存形、以形传神、澄怀观道,强调“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他的每一幅作品都笔意劲秀古拙,援书入画,把书法的用笔融入绘画之中,增强了绘画的文化性、点线可读性和画面的厚重感,使画作如诗般的耐人寻味,著名书法家王友智观后欣然题画。

  康移风老师在2009年的“湘中全国首届电视书画大赛”评委会上风趣地说莫叔华的作品“时、时”、“可、可”,“创作时不忘在传统中求变求新,又随时随地注入自己的生命,催人奋发向上。”“可观:赏心悦目,可品:意韵无穷。”

  欧阳笃材老师在品《生活充满笑》(见《景天艺术》2010年第1期封底)时说:“作品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生命张力契合自然,笔势墨韵意趣无穷。”

  现任湖南美协主席朱训德评价说,莫叔华先生的画“有一种扑面而来的乡野之气、率真纯朴之清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莫迎武清新之风扑面来

  莫迎武,1956年生,是莫逊人先生的小儿子,现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长沙致公书画院副院长,湖南省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工艺美术》、《莫迎武的水墨境界》、《莫迎武画集》。细观莫迎武先生作品,自传统入从造化出,紧扣时代脉搏。在他的花鸟“中锋探艺海,骨法写丹青”,致力于风韵万千的墨彩写意。菊花更是独具特色,笔墨淋漓尽致,有一种自强不息的顽强生命力,色彩沉稳,墨色润厚。以特立独行的方式,形成生动、凝练、气韵弥漫的花鸟画文本,透示出苍凉岁月中不变的精神本质。

  画三代传承艺术续风彩

  莫老先生的长孙莫争春,毕业于清华美院,留校任教数年后为弘场国粹前往美国,现在美国能源基金委员会驻北京办事处从事建筑环保工作。次孙莫亚鸿,毕业于湖南林业科技大学,从事艺朮设计工作。再孙莫亚鹏,就读于中央美院。

  莫逊人老先生一家,可谓名副其实的书画世家。从这个特殊的书香之家,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也触摸到了文化艺术传承的脉络。

相关书画新闻: 莫逊人  书画世家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86487054824829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