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让艺术家做孩子身边最好的老师
发布时间:2012-05-30 阅读次数:1305次

  艺术家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姿态走向公众,走进公众?昨日,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由省文联、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省批评家协会承办的广东艺术家沙龙第二期“艺术走向公众”座谈会暨“南方艺术教育公益行动”启动仪式举行。来自省内各艺术领域的名家、公共文化场馆负责人围绕“艺术走向公众”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碰撞出不少火花。

  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白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张东明,暨南大学党委书记、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蒋述卓,省文化厅副厅长杨树,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等共同启动“南方艺术教育公益行动”,并和省内文艺界代表一同在《南方艺术教育公益行动倡议书》上签名。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周豫 摄影:刘力勤 统筹:陈志 蒲荔子

  做优秀艺术的扩音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张东明表示,南方日报将做优秀艺术的扩音器,推动社会美育,为提升公众文化素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搭建一个艺术家与社会大众交流、对话的平台,借艺术家之手,传递艺术之光,以优秀文化的气场影响更多人,让艺术的种子撒在他们心中,在未来生根发芽。

  未来,南方日报将利用本报以及旗下的儿童社区“天空城”等媒体平台让百位文化人线上推荐、点评优秀文化作品,同时开办“南方艺术体验课堂”,定期邀请艺术家和有相关兴趣的儿童体验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馆、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让最优秀的艺术家给孩子贴身当老师。此外,还将举行一系列讲座和沙龙,让艺术家更多地和媒体平台、社会公众见面。昨日的现场,艺术家们都表示,将更深入基层和更广大的人群,利用自己的创作、讲座等各种形式,推荐优秀艺术作品,让艺术的光芒照耀到更多需要的人身上,把最好的艺术和青少年教育对接,做他们身边最好的老师。

  艺术要从走向公众变成走进公众

  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白洁说,举办艺术家沙龙是“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在理论上的一次有益探索。

  “要从艺术走向公众,变为艺术走进公众。”暨南大学党委书记、省批评家协会主席蒋述卓认为,艺术家在与公众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走向公众,更要走进公众,与公众融为一体。借助公共文化场馆,如美术馆、大剧院,提供更多的艺术产品和精品,吸引公众参与和欣赏,但艺术家也要身体力行参与其中,更多地与公众见面和接触。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说,审美伴随着人的终生,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即将离世的老者,人生整个过程都无形或有形地受到艺术的熏陶,“南方日报搭建了"南方艺术教育公益行动"这个平台,让艺术家走进大众,艺术家应当义不容辞地参与这样的活动并作出自己的努力”。

  借主流媒体聚合优秀艺术

  在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艺术的标准似乎不清晰了。今天的艺术市场无比繁荣,但艺术与公众、艺术与人心仍然存在隔膜和距离。

  到场的艺术家们认为,艺术家除了创造优秀文化艺术作品,还肩负着一份传播优秀文化艺术的职责和使命。但优秀文化的传播,有赖于优秀文化气场的形成,因此,主流媒体的作用愈显重要。

  “广东省文联、南方日报社从时代的需求出发,紧紧把握文化热点,借助自身强大的资源优势,组建了南方艺术教育公益行动这样一个集文艺、教育、媒体、社会力量于一身的广阔平台,这对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而言,是一件多方共赢的好事。”省文化厅副厅长杨树表示,此次,借助“南方艺术教育公益行动”,可以聚拢更多优秀艺术家,共同形成优秀文化的强大气场,以影响公众。

  “媒体和艺术家进一步合作,艺术家和社区进一步合作,艺术大师和高校进一步合作,只有文化艺术界的各个环节联动起来,才能一同催生出广东优秀文化的气场。”蒋述卓表示,这是参与“南方艺术教育公益行动”所有艺术家的初衷,也是他们最终的心愿。

  “南方艺术教育公益联盟”首批艺术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许钦松

  中山大学副校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陈春声

  省作协副主席 杨克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省美协副主席 黎明

  省音协副主席 何平

  岭南画派纪念馆副馆长 李劲堃

  广州交响乐团副团长 陈擎

  广东美术馆馆长 罗一平

  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周国城

  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许鸿基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梁照堂

  广州大剧院艺术总监 徐民奇

  省教研院美术教研员 周凤甫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

  陈玉萍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音乐教研员

  朱则平

  他们在说

  1

  艺术

  是迎合市场,还是引领市场?

  许钦松(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艺术家要做好分内事

  作为文化人、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能否完成他最重要的任务,就在于他如何把创造的美送到人间、温暖人间,提升民众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千秋万代地流传下去。

  首先,艺术家要创作优秀的艺术精品,做好分内的事。其次,艺术的作品必须尽可能广泛地接受人民群众的欣赏并发挥它的作用,就像春风化雨一般,用甘露般的雨水滋润人民的心,在带给人民精神享受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

  张桂光(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艺术教师需有资格认证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师资跟不上,艺术教育多流于形式。这些年书法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不少学校开设了书法课程。但我建议,政府部门给书法教师一些资格认证,就像美术教师需有美术教育资格。我希望,如果有条件,应在把书法院校办起来的同时提高师资,让学校现有的师资进行再培训,再请一些书法家去讲课。

  杨克(省作协副主席):有参与感就有热情

  台湾历史博物馆在公共参与性上很值得我们学习,它做一个玩具展览时,让50岁、60岁的老人把儿时的玩具捐献出来,吸引了不少老年人踊跃参加;同时又鼓励让小孩把自己的玩具捐给非洲的小孩,很多成年人就带着小孩一起来。台湾很多美术馆都有电脑,让观众自己上颜色、描线条,而不是艺术家去告诉观众应该如何画。我认为,如果观众有参与性,就有热情。

  如今是一个传媒时代,艺术家应该走出自己的“圈子”,借助媒体的力量。媒体的话题可以有一定延续性,如果仅仅是某个团体自己做,效果不好。从这两年小学生诗歌节的经验来看,对于网络的运用尤为重要。一首诗歌在微博上有5000多人转发,相当于有上千万的人读了,这就是网络的优势。

  周国城(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培育整体精品文化的氛围

  艺术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但是我更加认为,培养艺术的审美,应该从身边的人抓起。

  现在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精品的、经典的文化艺术如何与流行艺术、群众艺术区别分开?比如老百姓喜欢赵本山,但并不能代表国家的精品艺术。在这个市场渗透、多元文化充斥的年代,大家混淆了对精品、经典文艺的辨识。我认为,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不光是教育青少年的问题。

  梁照堂(广州市美协副主席):让传统文化精华走向大众

  艺术走向公众,一直是文艺工作者的命题,近些年来也一直在推。一方面要注意普及,另一方面,也要更多地用高端文化引领公众。打个比方,现在流行音乐大家都会唱、卡拉OK家家有,但这能意味着音乐走向公众了吗?

  我认为,现在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真正深层次的文化与公众疏离,举个例子,很多人都会写毛笔字了,但对中国传统书画文化的精髓却并没有深入了解,这种文化的流传是浅层的,缺少积淀。谈文化艺术走向公众,最根本的还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要走向公众,否则,最终文化仍然还是会脱离公众。

  公共文化场馆负责人

  2

  艺术精品如何进入日常生活?

  罗一平(广东美术馆馆长):美术馆应与媒体联手普及艺术

  艺术与大众之间如何沟通,媒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受众直接面对的是媒体对艺术展览的转换,是媒体告诉他们展览怎么样,有没有意思。

  以往真正进入美术馆看展览的公众太少了,大部分都是艺术圈内部的人。这段时间,我们还在尝试做一件事情,就是在展览的每件作品下,都配一个导读,解释艺术家为什么这么构图,什么样的笔墨呈现什么思想。对于一些深奥难懂的当代艺术,我们还请当代艺术家给观众写一封信,尽可能拉近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但我认为,今天的时代是文化传媒的时代,美术馆应该与传媒界一起,在更多的版面、用更多的篇幅,展示美术馆里正在进行和发生变化的艺术现象。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每个周六、周日,广东美术馆都有少儿培训,场馆经常是人满为患。因为小孩子在教室画画,父母都陪同去,但是父母要么打瞌睡,要么非常无聊。后来我们想,这是带给广东美术馆绝好的机会,可以借机做好家长的艺术培训工作。我们计划,在未来的展览里把家庭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设计,请一个个家庭进入美术馆看展览,以家庭为单位策划展览。艺术走向公众,抓住孩子,就能抓住一个家庭,就会影响更大的社会层面。

  李劲堃(岭南画派纪念馆副馆长):打开展柜让学生临摹大师原作

  广东对传统文化的积淀,不像江浙、北京这么深厚,原因是什么?因为在省内的重要艺术场馆里,见到最重要的艺术作品的几率很小。如何把美术馆的公益性提高到最大化程度?我们应该利用艺术馆的保安措施和专业性,提供原作,把展览馆变成大的课堂,允许学生在美术馆里上课和临摹。

  临摹印刷品、仿真品,都无法替代直接临摹原作所能获得的艺术领悟。岭南画派纪念馆这些年来,尝试把馆藏的珍贵名画从展柜里拿出来给美院学生们临摹。它们不该被束之高阁,不该被当成金钱符号,而应该回归到艺术品的本来面目,可供观赏、临摹和传承。

  这种形式,无疑弥补了大学美术教育的一个缺失。在广东的高等美术教育,几乎很多学生读大学乃至研究生,一连好几年都没有见过原作,更不可能亲自临摹大师原作,这是美术教育的悲哀。我希望艺术走向社会、走向公众,首先让专业的艺术场馆能够变成学生学习、临摹的场地。

  陈擎(广州交响乐团副团长):从“走近”到“走进”艺术

  艺术不能一味去迎合当下大众喜好,如果大家都去看二人转,让文化大国沦为一个娱乐化国家,实在是太可悲了。

  普及很重要,关键在于方式。我们曾经做过很多尝试,10多年前,广州交响乐团就进校园了,但有些学校演出条件不好,只能在操场、食堂演,汗臭、嘈杂的环境,让大家误认为交响乐就是这样。

  普及是个大工程,广州的中小学生有150多万,只能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最近广州学生交响乐团的成立,刚开始是广州交响乐团自己做,最后得到了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听众也从大学生拓展到中小学生,曲目也从刚开始的一成不变到现在因人而异。

  虽然那些孩子可能只有一次机会听交响乐,但只要有一次就会在他们的心里留下痕迹,有了接触、留下印象,以后一旦他们有了机会、兴趣就会再来。此前,我们一直讲“走近交响乐”,后来改成“走进交响乐”,这才是深层次的接触。

  徐民奇(广州大剧院艺术总监):不用走出广东就能看到想看的演出

  在广州大剧院建立之初,它就和上海大剧院、北京大剧院一起被定位为国家级剧院,但我们首先要立足珠三角。虽然大剧院是企业化运作,但目标是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不用走出广东就能看到想看的演出。21世纪,随着全世界各大洲的财富均等,艺术都要进入普通人民群众,大剧院也已经变成了人们聚集、休闲的场地。100年前,广东影响了国际艺术,一些艺术家走出中国影响了世界,回来又影响了中国,我们想通过广州大剧院这个平台,让艺术走向公众,让艺术更有影响力。

  教育界人士

  3

  如何培养未来的艺术观众?

  蒋述卓(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激发文化氛围最重要

  艺术家和公众既有引领又有互动关系,我们既是启蒙者、教育者、引领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是和公众紧紧相连的一分子。艺术走向公众,体现了艺术家的主动性,这是一个自觉的选择。现在中国正进行文化建设,我认为“艺术走向公众”包含三个方面:第一,艺术家、各种公共设施在国民艺术教育、提高公众艺术素质中能够做些什么?第二,在走向公众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什么方式、途径去做?第三,如何使艺术走向公众化为长期的行动,以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机制和氛围?

  朱则平(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音乐教研员):培养买站票看演出的观众

  文化艺术的繁荣,少不了好的观众。今天的小孩是未来的主流,要有好的文化审美能力,就应该从小培养。如果错过了这个好的时机,到他们成年以后,就很困难了。

  我想讲一个美国纽约成功的例子。比如美国大都会歌剧院,600多个工作人员中有400多个是歌剧院教育部的。他们的主要精力是培育歌剧的欣赏者,欣赏者很重要,他们中间才能产生未来的艺术家。他们深入到纽约州的各个学校做免费辅导,做歌剧的编剧、作曲辅导,让孩子学习编剧、作曲、表演甚至做经纪人。纽约的中小学生对歌剧都非常喜欢。其他各种文艺团体、博物馆、图书馆都做这样的工作。所以,纽约歌剧演出的时候,走道里都站满了买票观众。当然不是赔本做生意,吸收政府拨款、财团捐款,专款专用免费为青少年做艺术教育。如果我们也可以这样做,就一定可以培养出未来买站票的热情的艺术观众。

  陈玉萍(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培养好的艺术老师

  作为一个美术教研员,如果把美术、文学、戏剧联系一起,搭建的平台就会非常广阔。

  我想说,因为老师是学生的引领者,潜移默化的作用非常大,能不能把老师这个群体纳入到艺术普及的范围之中。为老师打造艺术培训的平台,教师的艺术素养可以得到提升,美协也可以拓宽渠道,扩大影响力,为学校服务,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何平(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高校应引领社会而不是附庸社会

  高校在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中应该引领社会而不是附庸社会,从学校走出去的人应该改变社会。走向公众还是应以高端艺术或者高雅艺术为主流,最少应该占到比例的60%—70%,而不是被草根文化占据主流。艺术家的责任是用文化理念影响社会,如果高校跟着社会风气走就不是高校了,就变成培训班、职业培训中心。
相关书画新闻: 教育  艺术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86239814758301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