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一个擅长做事的皇帝,但是这个才能可能阻止了他在艺术创作方面的发展。
纵观乾隆皇帝本人的书法,平实有余而变化不足,大多数时候,不太会使用毛笔的提按、使转等基本功能,导致他的字,看起来有点像钢笔字,结字也很少使用避让等基本法则。从书法史来看,乾隆的字不算入门。乾隆皇帝的绘画,格调、特征与书法也差不多,就是“基本不动”,既不高,也不低,就这么平平而过。总体看来,乾隆在书画方面的才能很一般。
乾隆的古代书画收藏成果如何?他是皇帝,拥有比一般人好得多的条件。按照常理,他的藏品应该很好,但是很遗憾,他的收藏真迹很多,赝品也不少。乾隆收藏明代部分书画,真迹比例还是很高的,他那个时候,市面上明代作品还多,通过简单比较可以判明真伪。但在唐、宋、元书画部分,乾隆收藏就比较尴尬了,从1997年台北出版的《故宫书画图录》中可以看到,乾隆收藏在宋画方面赝品比例很高,可能高达65%。《故宫书画图录》也意识到这一点,比较可靠的真迹都是彩色印刷,不可靠的都是黑白印刷,全书大部分是黑白印刷。
对于乾隆这种具备空前条件的人说,在唐宋元书画方面有显著的成绩,才摆得上台面。
为什么乾隆在唐宋书画的鉴别能力不高?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一些有才能的书画商却成为了唐宋书画的鉴定专家。譬如说清代早期《书画记》的作者吴其贞。
我个人推测,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唐宋元绘画资料缺失较多。面对不完备的古代文献,乾隆有点盲从局部文献,同时对书画作品本身缺乏具体的分析能力。结果在书画与文献之间来回打转,无所适从。第二、收藏这些书画的时候,他没怎么花钱。或者说,他花在书画上的钱与他的财产相比属于九牛一毛,因此自身没有压力。反正买来玩玩,管它真假。缺少经济上的压力,藏家就没有动力去钻研,分辨真伪。
贵为天子,60年沉浸收藏,拥有古今难敌的大量藏品,但是自身却不能鉴定,这也是可悲的事情。这个现象,我称之为“乾隆现象”。
(来源:新快报 作者: 刘九洲(藏家,主攻中国宋元绘画研究,本文摘自雅昌网,有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