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皇帝也造假当年赝品成国宝
发布时间:2012-05-15 阅读次数:1541次

  艺术品市场热钱涌动,伴随成交额的步步高升,“新出炉”的假字画也纷纷浮出水面,甚至有研究者悲观估计,市场上真品和赝品的比例是2∶8。高度成熟的制假(制造赝品)、造势(宣传炒作)、拍假(拍卖赝品)、假鉴(出具虚假鉴定书)、护假(为赝品辩护)的完整链条大行其道。从古至今,“真”与“假”的问题与字画交易形影相伴,业内人士疾呼“打假”,但并没有否定古代字画中精品伪作的艺术价值。

  皇帝也造假字画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追本溯源,历史上许多皇帝最早推动了书画赝品的生产。

  王羲之《兰亭序》就是名作仿制的一个典型案例 。《兰亭序》原稿一直被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为王氏后代收藏,传至第七代时被唐太宗李世民“骗”入朝廷。唐太宗得《兰亭序》后,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摹本。他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分赐皇族宠臣,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

  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家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今人看到的是《兰亭序》的“唐人五大摹本”。

  有研究者认为,唐太宗发起的兰亭“唐人五大摹本”,不应界定为真正意义上的“假字画”,而北宋徽宗赵佶开设的“皇家画院”则批量生产了诸多临摹画作。

  宫廷画院始于五代,盛于北宋、南宋。宋徽宗开创了瘦金体书法,还为画院制定了完整制度,形成了精致华丽的“院体”风格。在绘画学习中,他十分重视古人“格法”,命人每旬将宫廷收藏的两幅名画押送到画院供大家临摹学习,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芦雁图》就是在“传移摹写”下产生的精品摹本。

  书画伪造逐渐形成规模

  随着明清经济的发展,民间艺术市场日趋繁荣,民间以盈利为目的的书画伪作大量出现,书画伪造技艺也越来越高,最终在一些地方形成造假“产业群”,“苏州片”成为赝品制造的“典范”。

  “苏州片”起自明代吴门画派的兴盛和当地经济的繁荣,有钱人附庸风雅,慕名购画,因而出现许多画匠专以制作假画为生。为了提高造假的专业水平,他们开始分工合作,或专攻书画,或专攻印章,或专攻树木,或专攻山石,最终形成书画名作的复制行业。他们生产的复制画,后被称为“苏州片”。

  “苏州片”数量多 ,流传范围广,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都有收藏,许多还流传海外。其中有些精品还骗过了皇帝,被钤上“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等皇家收藏印玺。

  “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些“苏州片”就出自名家的后代亲友及弟子之手,如王涞仿好友沈周的画,吴三江仿其外祖父祝允明的字。

  “老货”不同于“新货”。时下“苏州片”仍在各种交易市场频频现身,几可乱真又绝非真迹。有专家认为,这些摹品临摹技艺高超,一切遵照原作,不露模仿痕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在的高仿工艺。

  专家认为,从古至今,在文物鉴定过程中,许多“精品”伪作的价值往往不亚于真迹,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岁月无情,纸绢寿命大约千余年,保存得再好,也会自然消失,这些乱真的复制品可在最大程度上传承文物原件的文化信息。

  据介绍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唐寅《溪山鱼隐图》卷等画,或是宋代摹本,或是师友代笔之作,皆属假画,却都成为博物馆镇馆之宝。据《辽宁日报》
相关书画新闻: 皇帝  赝品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030930042266846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