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珍阁,2月6日上午,商丘书画艺术研究院在此举办首届艺术展。规模不够盛大,但如同其名字“挹珍”一样,展出作品多是当代名家书画珍品。
《京九晚报》十年庆典时,记者在张浩哲总编策划的“文字江山”和“笔墨春秋”两个系列里,有幸采访到商丘近50位书画名家。每一次采访,都让记者感觉犹如迈上一级台阶,而这一级一级台阶的顶端,便是一座闪现着艺术之光的书法圣城。
采访中不止一次听到,一座地级市,拥有国家美协、书协会员近百人,省级美协、书协会员近千人,各级各类书画院大小几十所,国家级、国际间各类大展交流均看得见商丘人的身影,听得见商丘人的声音,这在全国不多见。
当前,在商丘历史文化迅速复兴繁荣的大框架下,在近年来书画艺术在全国持续走热走俏的大背景下,商丘书画艺术文化大厦的崛起,已时不我待。
艺术是相通的,和相声“说学逗唱”一样,书
画讲究“诗书画印”。商丘绝大多数书画家均能书、能画、能诗、能印。现今从永城移居商丘的杜启文将“一书二酒三毛笔”视为一生的“三件宝”,他的书法一饮千盅挥毫万字,他的诗平白中见开阔:“日日深杯引满,朝朝小圃花开。或书或诗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事业几番春梦,人间多少良才。不需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商丘入选13件,市书协主席谢国启获全国奖。2006年由全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三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中其作品《守望家园》获优秀精品奖。目前海内外西泠印社拥有社员313人,张永乐是其中之一。贾长城喜欢茶,他有一段说紫砂壶与书法与人生的话,很通很透:每当看到架上的紫砂壶,就会想起那句古语:“行欲方而智欲圆。”我想这也应是壶所隐喻的人生哲理吧。茶无
论优劣,人亦不分南北,有缘即能同壶而品之,那该是怎样的缘分啊!他们各有所长,各展风骚,怎能枚举呢?
2月5日,中国楹联学会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二十多年来出任各类全国性征联活动评委近百次,中央电视台多届春节联欢晚会春联和《佳联趣对贺新春》等“春节特别节目”撰稿人的刘太品先生,受商丘书画艺术研究院邀请,莅临商丘。有感于商丘清凉寺的文化品味和社会知名度,共同举办“商丘清凉寺全国大征联”活动,计划在清凉寺修缮工程即将完工之际,在焕然一新的各个殿堂门口,统一制作悬挂精美的楹联作品,着力营造清凉寺佛教楹联文化氛围,为千年古刹增添新的光彩。
商丘是一片书画艺术的圣土,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一,崛起的不应只是一个人,一个团体,而应是一座城。因为商丘有成为“书法之城”的能力和不容小觑的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