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雷锋纪念日50周年之际,一件和雷锋相关的藏品亮相藏金鉴宝活动现场。这件书法作品的字体很特别,名叫爨(cuàn)体,融合了隶书、楷书、魏碑等字体的神韵,正因临摹爨体的人非常少,能学到形神兼备者更难得。
周君谦书法作品《学雷锋》
这是一件周君谦的书法作品,写的内容正是1963年3月5日谢觉哉的题诗《学雷锋》:“曾云六亿舜尧群崛起,平民迥不同,说到做到心意广,神州到处学雷锋。”
这首小诗的内容很多人并不陌生。但字体看起来不是隶书也不是楷书,很多人拿不准是什么字体。
“这种字体叫爨体。”商报鉴宝专家安顺说,“爨”字音同“窜”,这个字难写,为了方便记忆就编了一个顺口溜:“興字头,林字腰,大字下边用火烧。”
兄弟分家过日子叫分居异爨,它也是中国姓氏的一个分支。一些公司用这样的字体题写公司的名字,比如招商银行的招牌用的就是这种字体。
不过,也有专家说,这幅字更接近魏碑,从笔法和结体看,离爨体较远。
专家点评:
安顺(河南商报鉴宝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收藏协会书画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周君谦1909年出生在山东东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号养斋。他曾是冀鲁豫日报记者,后来在新华社河南分社工作,一直做记者到1983年离休。
他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在魏碑、隶书、章草、篆书等字体方面都有研究。
而爨体他也颇为喜欢。著名的爨宝子碑原系东晋著名碑刻,清代乾隆末年在云南出土。这种奇特的字体曾被康有为尊为“真书的鼻祖”。想写好爨体字很难,必须具有楷书的基础,懂得隶书的笔意,并掌握魏碑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