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套《金刚经》的一千多枚印章装了八个盒子。

所有印章的印面和边款拓印在十张条屏上。
昨天,随着最后一方印钤落在宣纸上,苏州篆刻艺术家谢峰耗时1年零39天的篆刻巨作《金刚经》宣告完成。
这套《金刚经》有1063方印,新鲜出炉的印本由10个高2.4米,宽53厘米的屏条组成,除了红色印面之外,还拓印了边款。篆刻风格以汉印为主,还融合了古玺、封泥、瓦当、铁线等不同风格。每方印文为一句经文,最大的有20个字,有10厘米见方。
“这次玩个大的”
谢峰说,其实这套印在去年10月就刻完了,但后来再看,又发现了一些错字,“一个字刻错,整个印就要重刻。”谢峰说,“而且全篇太多的‘须菩提’、‘于意云何’等用语,为了避免显得重复,就要变换不同的字体。后来一看,还是觉得有些地方不满意,于是又重新刻。”前前后后重刻了200多方才最终定稿,并用了几个月时间,一方一方地钤印到宣纸上,在红色印面旁边,还拓印上边款。
谢峰有个外号叫“拼命刀郎”,这套《金刚经》更是“拼命之作”。谢峰不无感慨地说,篆刻艺术家的艺术生命比书画艺术家短,他今年47岁,眼睛已经有了200度的老花。
在刻这套《金刚经》之前,谢峰已经刻过12套《心经》。几年前,谢峰去光福铜观音寺游玩,便琢磨着刻一套《心经》,但因为经文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比较长,对于这种多字印,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于是这事一拖就拖了四年。直到2009年4月,经过多次的排稿试刻,“终于刻出了第一套《心经》,总共56方。”后来前前后后刻了12套。刻多了之后,只有260个字的《心经》对于谢峰来说已经不算什么挑战了,而且“现在刻的人也比较多,于是想玩个大的”。从去年年初起,谢峰开始了他的“《金刚经》工程”。
“女儿看书我刻印”
《金刚经》 共有5000多字,句子又多,谢峰在动刀之前,先把石头10个一组地排好,然后按照文稿逐句来刻,并在印章一侧刻上释文,背面顶端镌上编号。“拼命刀郎”并非浪得虚名,着手刻的时候,谢峰一口气能刻一组,一天就睡两三个小时。“到300多方的时候吃不消了。”谢峰说,那时只能请中医,又是针灸又是推拿。刻完1000多枚印,他也看了10次中医。去年女儿高考前一个月,他陪着女儿每天复习到凌晨1点,女儿看书,他就在旁边刻印,“两个人不说话,各干各的。”
谢峰如今觉得很满足:“终于完成了一个心愿。”他说,接下来还要带着这套印章去申请吉尼斯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