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当代书坛学术菁英提名:王伟林
发布时间:2012-03-04 阅读次数:1639次

  
王伟 林
    提名理由:

  王伟林作为一名地方书协工作的谋划者和执行者,他将协会工作不断引向学术化、人文化的发展轨道,从而形成“苏州经验”和“苏州品牌”,他主持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受到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

  作为一名学者型书家,王伟林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并获奖。他学术研究的范围很宽泛,从书法史实考证到当代书法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国展给书坛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皆有涉猎,并在书法界产生一定影响。

  学术观点:

  毫无疑问,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书法艺术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以国展为中心的全国性书法活动把书法从书斋推向社会,从个体推向集群,展览已成为书法联系广大观众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形式,原本的艺术个体行为或沙龙式雅集活动转变为艺术公众行为,“展厅效应”已直接导致书法审美观、价值观的转变。另一方面,经过近30年“书法热”的洗礼,当代书法逐渐走向成熟,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也要求书法积极应对,与时俱进。

  作者简介:

  王伟林,1966年生于江苏太仓。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委会委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苏州市文艺联合会副主席、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系国家一级美术师。

  学术成果:

  2010年,《关于“国展”与当代书法创作、书法活动的思考》获中国文联第七届中国文艺评论奖二等奖;《沙孟海书法、书论研读札记》入寻沙孟海论坛”暨中国书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7年,《关于“国展”与当代书法创作、书法活动的思考》刊于《中国书法》第12期;《个性化·多样化·学术化·精品化———探讨当代书法创作与活动的走向》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学术论坛。

  2006年,《首届“自得之作”展的实验与思考点滴》刊于《中国书法》第4期。

  2005年,《2004年“国”字号书法展览随感》刊于《中国书法》第2期;《由隶书之变看正书艺术境界之拓展》入寻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正书论坛”;

  《诗意回归:当代书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获中国文联第五届中国文艺评论奖三等奖。

  2004年,《诗意回归:当代书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获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一等奖;《重视对“国展”及相关文本的研究》刊于《书法》第6期。

  2003年,《从书法创作和书学研究的评选考察近20年来中国书坛格局的变迁》刊于《书法世界》第3期;《解读“国展”》刊于《中国书法》第6期。

  2002年,《“兰亭奖”与中国当代书法的可持续发展》获“21世纪书法·天津论坛”优秀论文奖。

  2000年,《梁启超书法论》获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论文一等奖。

  1998年,《近三百年“写手刻手论”演变述评》入选全国第二届现代刻字理论研讨会;《近百年隶书发展简论》获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一等奖。

  1996年,《六届以后怎么办》刊于《中国书法》第3期。

  1994年,《“书法尚趣”辨》入选全国书法史学·美学学术研讨会。

  1993年,《走向浑融:中国当代书法的审美品格》获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论文三等奖。

  1989年,《姚孟起事迹考略及其书论探析》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书学讨论会,并获首届中国书法理论“书谱奖”。

  当代书坛学术菁英提名

  主办:中国书画报社、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网)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书画资讯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1932492256165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