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兰州雷锋收藏者的雷锋情结
发布时间:2012-03-04 阅读次数:1472次

  
收藏的各种“雷锋”书籍。
    收藏“雷锋”收藏一个时代念想

  历时10年收藏以雷锋为主题的书籍,兰州收藏者杨楠难舍“雷锋情结”

  从“小人书”到“老日记本”,从最初的无意识到今天的刻意而为之,金城收藏者杨楠觉得自己已历时10年的以雷锋为主题的收藏行为,其实是在收藏属于他们这些20世纪60年代的人的一种精神念想。

  “雷锋”值得珍藏

  杨楠的收藏以期刊创刊号为主,多年来,他已经收藏了1800多种期刊创刊号。在杨楠的收藏中,以雷锋为主题的收藏品的数量算不上多,尽管从第一次淘到那本196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娱材料期刊——《小舞台》已10年之久。

  “这本期刊并不是创刊号,但是在朋友手中见到它时,就有一种亲切感觉,于是当即就从同样是搞收藏的朋友手中‘横刀夺爱’了。”让杨楠产生亲切感的是这本期刊的内容。从这本期刊的目录中看到,《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歌唱雷锋》等这些以雷锋为主题的内容通过弹词、沪剧、对口快板等多种文艺形式展现。

  杨楠出生在1962年,他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是伴随着那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成长起来的,雷锋的名字对于杨楠而言就是如雷贯耳。从一名小学生开始每年的那个特定的日子,杨楠就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去以实际行动实践学习雷锋的号召。“那时候我们有时是去马路上擦拭马路护栏,有时是去‘五保户’家帮助干家务,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到我参加工作。上了班后每年还是会在单位的组织下进行学雷锋活动,如上街义务为大家修自行车等。”每每回忆起这样的经历,杨楠总觉得有一种美好的滋味在其中。

  在行动实践之余,杨楠和许许多多的同龄人还一起从精神上走近了雷锋——读《雷锋叔叔在哪里》、《雷锋日记》;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精神或多或少地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尽管近些年像我们以前那样淡了些,但我觉得它就像埋在土里的金子,是跨越时代的,非凡是当今社会更需要雷锋精神,这也让我深感收藏‘雷锋’是值得的。”杨楠说。

  雷锋精神值得提倡

  “现在,我们国家处于困难的时期。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事事要精打细算,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我们要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克服当前的暂时困难,果断反对大吃大喝,力戒浪费。”这是杨楠收藏的一本名为《雷锋》的老日记本中摘抄“雷锋日记”的一页,在这本1965年出版的封面题字“雷锋”的老日记本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日记本里所夹绘的内容都与当时的政治相关——有雷锋日记摘抄,也有以照片和连环画的形式彰显雷锋形象的。除数十篇雷锋日记摘抄之外,这个老日记本里的雷锋生前工作生活的那些照片都是署名由新华社拍摄的。

  “我们都拥有过这样的日记本,也曾是我们眼中很珍贵的礼物。记得我曾有好友去参军,送别时赠予的就是这样一个日记本。”杨楠说。

  “永远不忘您用毛主席的书对我的培养和教导,祝您在党的事业中永葆革命之青春。”这是杨楠收藏的《雷锋》这本老日记本扉页上的一段文字,文字的记录时间是1966年,是一位即将复员的士兵写给指导员的临别留言。

  杨楠说,这样的文字凸显和记录的是一个时代。

  眼下,又一个学习雷锋日即将来临,杨楠说,无论怎样,他觉得雷锋是要学习的,雷锋精神也是要提倡的。

  文/图 本报记者 雷媛(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书画资讯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2981605529785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