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六洞天,金华其一。今昔探奇,乃载之笔。”“其以此记此诗此画表彰北山,人以地传,地以人传,相得益彰矣。”这是应均、吕公望在1934编的《北山纪游》诗画册里的两段诗文。这本被历史尘封了近80年的诗画册,昨日在永康一收藏家手中被发现。
这本诗画册由序、题词、图、记、诗、跋六部分组成,部分诗与跋已失。保存的序三篇,分别由吕公望、王毅人、陶振东所撰。图四幅,为应均所画,游记一篇,为胡庸所作,诗若干首,由应均、程士毅所作。
这本诗画册的作者吕公望,永康人,1916年为浙江省督军兼省长。解放前夕,毛泽东主席指示由他维持代管杭州。应均,字仲华,永康人,1927,他的书画作品参加南京名人书画展,被著名书法家于右任评为“其深厚的功力,超然的艺术风格,我不如也”。两人均为浙江历史名人。胡庸曾任教育局长,程士毅曾任商会会长。他们的作品,今天看来,仍觉文采斐然,诗情画意,珠联璧合,堪称一绝。
笔者认为,这本诗画册的发现,不仅为永康乃至浙江的民国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也为永康文史填补了一个空白,同时,更是金华北山旅游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宣传导游材料。
来源: 金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