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旧纸堆里发现一级文物《雪梅双鹤图》
发布时间:2012-02-07 阅读次数:1394次

  

旧纸堆里发现一级文物《雪梅双鹤图》


  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由启功、徐邦达、刘九庵、谢稚柳、杨仁恺等人组成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专家来到广东省博物馆,他们看到馆藏的一幅绢本画,无不称赞,并将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但是很少人知道,这件画作精品曾经被用来包裹字画。

  这幅身世离奇的画是一件怎样的作品呢?让我们先从它被人发现的经过讲起吧。

  1982年,广州某书店从北方征集一批古旧书籍和字画,邀请苏庚春先生鉴定。苏先生曾与鉴定组的刘九庵在北京琉璃厂共过事,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是我国老一辈书画鉴定家。苏先生对每件书画和古籍逐一鉴定完后,没有发现多少珍贵之物。临走时,他忽然对包裹这批书画和古籍的一张颜色黯淡、发黄的旧绢产生了浓厚爱好,于是他将此绢带回了博物馆。

  回到博物馆后,他把绢上的污迹小心翼翼地拭去,发现这是一幅画有白鹤与梅花的古画;进而再摩挲,用放大镜审阅,又发现在画的右上角有题识曰:“待诏边景昭写雪梅双鹤图”。苏先生一看,异常兴奋,因为画的风格与边景昭完全一致,又有边景昭自己的题识,当为边景昭真品。后来,苏先生以1500元的价格从书店购得此画,并送往北京请古画装裱师修复,这时又在题款下发现的“边氏文进”和“移情动植”两方印,更进一步印证了他的判定。这幅身世离奇的画作就是《雪梅双鹤图》。

  画面上的双鹤,一鹤昂天长鸣,一鹤以喙啄羽,一折枝老梅从画面左上方屈曲斜向画面右方,梅上枝数点白梅开放,后有山茶、竹等作衬景。作者以浓淡干湿墨晕染梅干,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笔法细腻、生动逼真。在古代,鹤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仙鹤”之称;同时又有着笃情不淫的德性,故古人多用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达之士。而梅树可逾活千年,为花中寿王,因此,梅与鹤搭配是长寿、吉祥之象征。另外,梅花有高洁之气质,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也用来喻气节高尚的隐逸之士。此幅作品将鹤与梅同置画面中,一是取祥瑞、福寿之意,二是寓品德高尚之士,具有双重寓意。

  该画作者,边景昭,字文进,是明代宫廷花鸟画家。永乐年间(1403-1442)任武英殿待诏,至宣德时(1426-1435)仍供奉内廷,后为翰林待诏。他继续南宋“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作品工整清丽,笔法细谨。清朝徐沁称其花果翎毛“妍丽生动,工致绝伦”。边景昭的花鸟画,既承继了宫廷花鸟画的传统特色,又掺入了明代皇室平民化的品位,在取材、立意、构图、笔墨、格调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编辑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记载,边景昭传世的画作极为少见,就目前所见,仅有6件。广东省博物馆所藏的此件作品,尺幅较大,乃其传世画迹中的珍品。此画所幸有赖苏先生的慧眼,不然早埋于废墟中。再看看当下的文物鉴定专家,不由得让人发出一声叹息。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书画资讯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84360122680664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