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莱州清代县太爷石竹拓片现民间
发布时间:2012-02-04 阅读次数:2408次


恢复原貌的“前掖令竹”

利用拓片制成的刻石图纸

  昨天下午,记者接到莱州市宏顺梅园主人朱志奇的电话,称其得到了一幅清代莱州“县太爷”刻画在石头上的竹子拓片,并已成功将其复制。

  “我借用人家的竹子拓片,用电脑技术制出刻石图纸,然后又将其原样大小刻在了这块老石头上。”在宏顺梅园,朱先生先向记者展示了竹子刻石图纸,然后又带领记者参观了他刚刻出来的竹子碑石。朱先生介绍说,此拓片是他去年9月份偶然从莱州柞村一位老先生那儿发现并求来的。“人家只借一个礼拜,我制出图纸后就马上还给了人家。”整幅作品高95公分,宽50公分。左面画竹七支,昂扬劲瘦,右下方行书九行,端庄遒劲。

  从书风、排列格式和印章来看,书法明显为两人所为。右两行为一人所为:“光绪丙戌冬至后三日 阳湖沈世铨”(下刻印章两枚);左七行为另一人所为,分两段,一段是“壬子岁守莱见前掖令沈子衡书画石碣,没于草,莱因移置置者前,俾垂永久,书两绝句于石右”,另一段内容为“挥毫便有凌云致,游戏人间惯写生。非是此君偏爱竹,要知无处不风清。故人已作黄鹤去,翰墨相传犹到今。遥对高山流水在,更于何处觅知音。冯树勋题”(下落印章一枚)。

  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光绪丙戌年”是清1886年,“壬子岁”是1912年。从题写内容上来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1912年,时任莱州“县太爷”的冯树勋在一个荒草堆里发现了26年前老“县太爷”沈世铨刻的一个竹石碑,然后,他又在上面题了两首绝句。

  “咱莱州不少八九十岁的老人都知道,原来县大堂两侧各列一竹石,这幅竹子就是那两块竹石上拓下来的”。朱先生介绍。

  记者随后采访了莱州市博物馆研究室的刘国庆主任, “沈世铨和冯树勋都曾做过莱州知府,其中沈世铨工书,善写竹;此竹确曾摆于原莱州县大堂两侧,至于何时拆除,竹碑去了何处,恐无人知晓了。”

 

来源:胶东在线

相关书画新闻: 县太爷  石竹拓片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1756896972656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