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即将远去,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回顾艺术品市场近年来特别是这一年的发展,将有助于我们对2012年的形势有更清楚的判断。
今年艺术品市场总体表现是:在书画板块的带动下,各板块都不乏亮点,呈现出上半年热,下半年略有降温的态势。与2008年有显著区别,由于近两年参与主体如艺术基金、艺术投资机构等呈迅速扩张之势,艺术品市场的投资特点越来越明显,赚钱效应成为艺市的主要推动力。把握好“投资”这个关键词,也就能把握最近几年艺市的特点和今后艺市的走势。
循着投资这条主线,2009年下半年延续至今的这波艺市行情,不再像过去呈现出板块整体上涨的特点,一流名家精品成为市场追捧的主流,不同艺术家的作品,精品与一般作品的价差越拉越大,不具备价值回报的作品涨幅很小。从这波行情的主角古代、近现代书画来看,古代部分北宋曾巩、黄庭坚、明代吴斌等和近现代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吴冠中等艺术家的作品都闯过亿元大关,也带动了他们的中小幅精品价格整体上扬,成为市场中的硬通货。由于投资者的地域身份,对地域市场的挖掘也在加大力度,例如海派、新金陵画派、岭南画派等都有明显上涨,并且涌现出各自的市场领军人物,如海派的吴湖帆、新金陵画派傅抱石的作品在今年或是突破亿元或是接近亿元。与一流名家精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二、三线名家的作品,除少数精品价格有所增长之外,大部分作品价格并没有多大涨幅,例如王震、陈半丁、何海霞、贺天健、冯超然等等。过去多年不受重视的书法作品价格在此波行情中整体都有强劲增长,古代以王铎为翘楚;近现代以康有为、于右任、黄宾虹等为代表;当代部分以启功、沈鹏等为代表。不少作品与前几年相比,价格翻了十倍甚至更多。书法作品的价值洼地得到较大程度的挖掘。当代艺术部分,市场呈现出强势淘汰的格局,曾梵志、张晓刚(微博)、刘炜、刘野、丁乙等少数艺术家作品继续受到市场青睐,价格行情坚挺;老油画获得各方认可,价格整体上扬;少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近年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掘,但行情不够稳定。紫砂、现当代陶艺作品的价格受原材料稀缺、价值低估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买气提升了很多,一些作品达到千万元以上。艺市进入投资时代,也体现在艺市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以投资为目的、追求价值回报的买方成为市场中的决定力量,买卖双方通过“投资”这根红线达成了高度的共识。
对于2012年的展望,大家对世界和国内的经济形势大多持谨慎态度,普遍预期市场将进入调整期或是深度整合期。一些人甚至认为本轮调整将比2008年受金融海啸影响的那轮调整更加严重。对此,我们不必过于悲观。首先,艺市的整体规模仍然较小,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为573亿元,今年预计会有所增长。但相对房地产、证券等其他产业来说,规模微不足道。同时,高价格的艺术作品还是集中在少数艺术家,不少艺术作品的价值依然值得挖掘。其次,艺市相对其他市场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它与经济形势的关联度不如其他产业明显,2003年“非典”的肆虐影响着经济增长,但艺市在那一年拉开了井喷行情的序幕;2009年春季,金融海啸余波未了,全球经济依然惨淡,艺市在那一季进入新一波爆发式增长期。一些人甚至认为,在其他产业不景气时,资金流向艺市以避险,例如最近两年房地产、证券市场深度调整,艺市风景独好;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从其他产业赚取的利润会分流进入艺市,足以让市场形成新的增长。如2007年,经济强劲增长,艺市行情也火爆。因此,艺市的发展是必然,但机会却是相对的。
预祝广大读者新年快乐!
(收藏投资导刊 主编:尧小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