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谭泽题“国民政府”匾额 一字千金写传奇
发布时间:2012-02-01 阅读次数:1283次


  在当代书画界,“一字千金”或者“一字万金”的书法家不少,然而,在民国时期能够做到“一字百金”的书法家寥寥无几,做到了“一字千金”的书法家简直就是传奇。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需要找一位名家题写这四个字,但是找谁来写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当时民国要人中写得一手好字的人是大有人在,蒋介石的楷书挺拔隽雅,谭延 的行书骨力开张,于右任的草书古朴遒劲,胡汉民的隶书典雅庄重,吴稚晖的篆书圆融流动,而后四个人被当时尊称为“民国政要四大书家”。

  南京“国民政府”这块匾额,非一般人能写,必须请名家。国民政府秘书处经过磋商,认为时任国民政府委员的辛亥革命元老谭延 写得一手漂亮的颜体正楷大字,蒋介石又对其礼敬有加,而谭延 在当时声名远播,被人们视为“国老甘草”之类的人物,所以认为由他来写这四个字非常合适。但当秘书处的人员将此意告诉谭延 时,他却说,他的字不如他弟弟写得好,还是请他的弟弟谭泽 来写。

  国民政府秘书处找到谭泽 ,按照约定,谭泽 书写“国民政府”四个大字,国民政府秘书处以4000银元作为书写报酬,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其实,谭泽 的兄长谭延 是非常精明的政治家,他自己已经有很高的声望,再来写“国民政府”有些过于张扬了,自己弟弟的字本来就好,所以就推荐来写,结果不出所料,弟弟谭泽 的字果然字高一筹,留下了“一字千金”的美誉。

  谭泽 1889出生,湖南茶陵人。字祖同,号瓶斋,室名天随阁,晚清重臣谭钟麟之子。谭泽 少年就失去母亲,是在父兄的教育下成长起来,所以自幼就发奋读书,临摹名家法帖,练就一手好字。

  谭泽 早年就读于湖南长沙明德学堂,清末授巡守道,分发至湖北当官,刚刚上任,恰逢武昌起义爆发,身逢乱世,不能自保,于是就弃官不做,只身返回长沙隐居。从此,谭泽 绝意仕进,以诗词、书法、收藏为乐事,渐渐自成一家,名噪大江南北。

  谭泽 喜欢集藏,一生中收藏的名家书法和碑帖不计其数,其中收藏最多的就是清代书家真迹,尤其以工于“颜体”的清代名家钱沣、刘墉、何绍基、翁同禾四家书法最多,曾经影印出版,惠及于世。至于其他的金石墨本之类,也收藏许多,这些收藏使得谭泽 眼界大开,也极大地提高了他的书法水平,受到家族影响,谭家都工于“颜体”书法,尤其是他的兄长谭延 ,一生中都研习“颜体”,至老不辍,仅仅是颜真卿的《麻姑山仙坛记》一帖就临摹过二百通以上。谭泽 幼年受到父兄的教导,书法在继承“颜体”的基础上,风格近似于翁同 禾,大气开张,雄浑腴美,尤其善于“擘窠书”,也就是大字榜书,字越大气势也就越彰显出来。较其兄谭延 的书法更加伟劲开张,令人赞叹不已。

  民国建立之后,谭泽 迁居上海,一直以卖字谋生,不问政治,不结交权贵,不依附于自己权重位高的兄长,澹然的生活在上海。谭泽 曾从学于湘中名儒王 运之门。善作诗,师法东晋诗人谢灵运,平素以诗书会友,不与权贵交,与其兄谭延 热衷于政治形成鲜明对照。谭泽 寓居上海期间,与黄蔼农、金息侯、程仰坡诸人相从过密,以八法相切磋,其中的金息侯就是著名的“青宫少保”金梁,虽然金梁以“遗老”自居,可是并不影响谭泽 与之交往。谭泽 的书法功底很深,文辞雅致,因为为人很澹然,所以订的润金很低廉,登门求字者极多,但是谭泽 仍不订高润例。按照当时的规矩,凡是有人求书写招牌者,润金需要加倍,但是这个规矩在谭泽 那里行不通,他并不给来求字的人加价,只是照着以往写字的润金收取,他从来不自高身价,凡来求字之人都一视同仁,乐意应之,为当时海内艺林所推重。

  1947年谭泽 病逝,终年58岁。著有诗、文、题跋若干卷,书稿编次藏于家中,汇集有《止义斋集》行世。上世纪50年代初,谭泽 的后人将他的藏书楼“天隋阁”中所遗文物,全部捐献给了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后来又转交给湖南省博物馆珍藏。

  至今上海、香港两家《文汇报》的报头题字,“中国招商局”的题字仍沿用谭泽 的手笔,成为近代以来流传最广的书法作品之一。
 
大连晚报
相关书画新闻: 谭泽  国民政府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95903873443604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