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写意“金陵十二钗”
发布时间:2012-01-02 阅读次数:2475次

  以《红楼梦》人物为创作取材有着悠久的艺术传统。上世纪30年代初津门画家陈少梅就曾创作“金陵十二钗”画作。以后,画家刘旦宅、戴敦邦笔下的“金陵十二钗”,或以清新雅健取胜,或以水墨白描见长。同类题材的人物画在技法上容易雷同,探索新径的道路也越来越难,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杨德树近年创作的组画《金陵十二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在传统画法的基础上,借鉴西画的透视法、色彩法处理画面景物且不露痕迹,以中国画的笔墨为骨,色泽明艳动人。人物的刻画注重写情传神,这和那种千人一面的人物画截然不同;不但人物刻画惟妙惟肖,景物的设置也是经过了深思慎酌。那些景物,对人物的境遇和心情起到了很恰当的渲染作用。

  刘旦宅的《石头记人物画》曾由红学大家周汝昌题诗并书写,杨德树的红楼意象人物画也配有名家的题诗和书法,天津红楼梦文化研究会会长、明清小说研究专家陈洪,为这组红楼人物画各题诗一首,与画作一同发表于《今晚副刊》。其中的咏林黛玉“千古同悲我颦卿,心多一窍灵犀通。最是秋窗风雨夜,紫鹃眠去有孤灯”七绝,我以为堪称组诗之翘楚。采用诗词曲赋赞等韵文形式来品评《红楼梦》的方式,红学史上称为“题咏派”,该流派产生较早,但考证派红学既兴,这派红学同评点、索隐等旧红学的命运一样,几成绝响,复兼战乱频仍,黍离之悲,文士儒冠也大多一洗闺阁脂粉,弃此香奁艳体而不为,然其余波,则披尚广远,绵延不绝而至当代。他们或对红楼人物进行评价,或对其中事件陈述看法,或对红楼艺术表达见解,限于篇幅,这些作品难于做到对《红楼梦》评价的面面俱到,但题红诗的自由驰骋想象、纵笔抒怀的特点,使得其视野也相对开阔,从而多元地拓展了《红楼梦》的诠释维度。可以说,题咏作品是红学研究中一座丰富的宝藏,对它们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从而领略那些作品体现的红学观念以及《红楼梦》一书在当时的传播及其影响,都是极有价值的。陈洪写下这组清新脱俗的“题红诗”,无官场台阁体的“方巾气”而保持了文人“书卷气”,作为一名多年担任高校领导的著名学者,能做到这一点很难得。

  书画家赵士英将陈洪的题红组诗以各体书之。赵先生以小楷和历史宗教人物画著称,幼承家学,后入“黾园”拜书画家王学仲先生为师,成绩斐然。王老评价其作品是“工写兼到、书画双修”,赵士英曾获天津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此次围绕着“金陵十二钗”的话题,杨德树、陈洪、赵士英的画诗书合璧,堪称佳话。
相关书画新闻: 红楼  金陵十二钗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036940574645996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