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江南第一槌”的西泠印社拍卖,在拍卖行业里被称做最有文化底蕴的拍卖公司。在今年西泠秋拍北京预展现场,总经理陆镜清为我们讲述了西泠7年以来的一直坚持的文化追求和他对当前艺术市场的看法。同时西泠油雕部负责人马进也向我们介绍了今年秋拍西泠的几件重量级拍品和西泠在当代板块拍品梳理的文化线索。
周:周晓
陆:陆镜清
马:马进
周: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曾被媒体评为最有文化底蕴的拍卖公司。出于长期以来以关注文化为出发点的选择,西泠在征集作品等拍卖的各个工作环节上是否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
陆:我们当时被新闻媒体评为最有文化底蕴的拍卖公司和最具有社会责任的拍卖公司。拍卖公司是一个信誉行业,更多的人是相信拍卖公司,相信拍卖公司是因为相信它的专业性。一个拍卖公司从它的高度当中应该具有社会责任,当拍卖公司具有社会责任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相关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尽心的把它做好。这体现在对征集书画的真伪把关,对作品艺术价值和它本身文化内涵、历史价值的选择的准确性,还有就是从文化底蕴的这个角度去选择一些能够代表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跟艺术的一些拍品。当然不止一次有人跟我谈,希望西泠能上他的拍品,他可以保证成交,这些我们基本都是拒绝的。
长期以来,我们在拍品质量的征集上都有很高的标准,因为我们要对市场和藏家负责,推出的应该是有艺术价值的、有分量的作品,而不是单从商业行为的角度来看。所以这七年来,从成立到现在我们一直坚持着这种责任心,坚持“真乃居先,诚为业本”,这是我们的八个字。这八个字一直引导着我们这七年的发展,真诚的对待客人,真诚的对我们的艺术品进行严格的把关。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对新艺术门类的不断开拓,这也是从新艺术门类本身文化和艺术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商业的角度。到今年的秋拍为止我们已经做了十个全国艺术创意的专场,这十个专场就是十个门类,就是我们在探讨当中、在挖掘当中做出来的,而通过我们的挖掘对这个门类的艺术跟文化具有极其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说上半年庭园艺术石雕转场,中国首届漫画专场,中国首届雕塑专场,还有砚台专场。通过这种不断的挖掘来丰富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广泛性,使它开拓人们对艺术品的一种视野。
周:作为南方拍卖公司,西泠2009年第一次来北京做巡展,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陆:我认为这是在艺术品方面南北文化的一种交流,而这种交流对健康有序的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是积极的。从广义上说,我们所拍的是我们民族留下的一些艺术品,但是从地方上讲肯定有差异。譬如说我们可能侧重一点文人的东西,或者我们地区的海派等等;而北方宫廷的东西则多一点,这都是差异性。而南方的文化有它极其深远的、渊源的底蕴。所以通过我们在这的展览产生了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或者互补的关系,在这里我们从北方的买家或者北方的参观者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对艺术品的希望和看法,所以说我认为这不完全是商业性的,更多的是从交流当中得到了自身的提高。
周:您觉得从目前看当代艺术在拍卖市场中是一个怎样的趋势?
陆:当代艺术我们一直在做。当代艺术虽然基础相对差一点,因为它是外来的,不像国画有几千年的文化基底。但是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随着当代艺术市场的不断成熟和藏家对当代艺术逐渐认知,最后沉淀下来的一定是人们能够接受的好艺术。
当代艺术最初出来的时候是什么都有,鱼龙混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认为当代艺术向着更具艺术,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至于说当代艺术现在一定要怎么样,涨到多少多少,这是一个市场情况,任何的艺术品的价格高低都是一种市场行为,而这种市场行为驱使了别人对某一些东西的认识逐渐清晰化了,原先是价格很低,后来有一些作品的价格逐渐上去了,就表明了这个时代、这个市场对它的认可。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能促使艺术的发展,艺术反过来为市场提供了很优秀的一些生命的东西,所以我感到当代艺术这一块只要它是作为一个艺术的门类它就有存在的价值。
周:秋拍已进行过半,从整体的成交数据来看,您觉得当代艺术的表现如何?
陆:我认为当代艺术有些拍得很好,但是满意是从什么角度来看?如果是从三、五年前来看我认为现在很满意,如果是从上半年或者之前比较好的某一个年来比可能现在稍微差一点。我认为市场的起伏都是很正常的,有人说现在的市场在走下坡路。我不认为是这样,沉下去的东西是为更好的发展,也是引发别人对当代艺术的思考。我们发展到现在艺术品市场多少次的起伏,而回过头来看以前的发展都是暂时的一些波动。
中国当代艺术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