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曾来德“墨乐”系列文化活动在法国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1-12-10 阅读次数:1939次

  11月2日当地时间19点30分在法国国家议会宫隆重举行了“墨乐巴黎”的盛大开幕式。11月3日法国电视一台早新闻播报:来自中国的“书法墨乐”昨晚在巴黎国家议会宫高调登场,引起法国巴黎以及欧洲各国文化艺术界的广泛关注,这场由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中国书法家曾来德先生创意和主演的“墨乐”是继2005年英国大英博物馆、2006年北欧四国中国文化的再次宣示,使得理性和自信的法国观众变得感性而热烈。在长达90分钟的中国书法和中国民乐共同构成的“墨乐文化”,前所未有地展示了中国古老文化和艺术的现代价值和生命力。这场代表中国人聪明和独创精神的艺术盛宴引发了法国观众的深度思考,一个从来都未被西方一般观众关注的中国书法艺术问题将从此代表中国文化走入21世纪的世界艺术舞台。这场命名“墨乐巴黎”的艺术交流活动是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是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向国际传播中国书法文化的一次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此次活动包含3个部分:“墨乐巴黎”专尝“曾来德书法艺术展览”、五场中国传统书法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当代对话的演讲。

  出席“墨乐巴黎”盛大开幕式的主要嘉宾有:法中委员会副主席Denis VERRET先生、中国驻法公使衔文化参赞吕军先生、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先生、摩洛哥驻法大使、摩洛哥驻法文化参赞、巴黎《艺术财富》水质颜料绘画及素描沙龙主席Serge TILLOU 先生、世界艺术文学协会联盟主席Michel MELLA、欧洲诗学会主席Joel CONTE 以及来自巴黎、法国、欧洲各界要人、名人、艺术家、学者、专家等600余人。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先生代表主办单位致词,对此次活动做了高度评价和全面阐释。中心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华通讯、星岛日报以及法国的主编媒体等50多家媒体记者跟踪报道了本次活动的盛况。在法国巴黎议会宫曾来德书法音乐“墨乐”的现场,曾来德以其雄浑、激越、超迈的中国狂草书法书写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与来自国内的周展、侯长青、董淼诸位音乐家,共同演绎了中国书法与多种传统乐器的出色对话与完美融合。当序幕开启之后、在悠扬而深沉的乐声中,8位身着书法元素服饰、来自东方的仙女飘然而出,仿佛出现在唐代开元盛世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如真似幻的图景现常舞台上铺开从国内带来的中国上世纪70年代手工制作的“丈八”宣纸,曾来德先生通体缟素,先燃香沐手,再瞑目凝神,稍顷,落笔纸上,写下“墨乐巴黎”四个榜书大字为此活动开题。当音乐与书法各自展开,又仿佛从开元年间走到了书法家的故乡和童年,随着音乐与书法的发展、推进,表述了艺术家对美好童年的追述和呈现。紧接着书法家和音乐家各自展开,曾来德率先挥毫落墨写下了“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的名句。仿佛从开元元年走到了书法家的故乡和童年。在这里,历史与现代,古人与自我,在书法中,在音乐中,在杜甫苍凉哀艳的诗句中,舒卷伸展。此时此刻,真可谓“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当演奏家各自由心而动进入即兴表演的状态时,书法家的情绪也进入到忘我的疯癫创作中,身着墨乐礼服的换纸少女,在悠悠、在奔跑、在从容的音乐韵律中为书法家铺纸递墨,全场焦点集中到书法家的创作上,曾来德驾驭着长毫如同惊奔之骥,在枯浓之间,满纸烟云,直到忘情的无墨书写,道道飞白,如崩云、如电光、如万岁之枯藤,书写他浩荡的风华才调和壮阔的笔墨人生。此段是书法家和演奏家彼此达成共鸣并相互认知的环节,布满了激情和张扬的个性,遥相呼应、融为一体,逐步将“墨乐”推向高潮……直到书法家写至杜甫诗的最后一句:“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完成了由10张丈八宣纸组成的巨幅狂草作品:杜甫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全场掌声雷动,所有的观众均被中国书法和音乐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深深沉醉。“墨乐”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场,纷纷举手示意提出问题,与书法家和音乐家对话交流,探讨书法与音乐、中国古典书法与当代艺术以及汉字书法与汉字文化与西方当代艺术的遭遇等诸多前沿性学术问题。对话尖锐、深刻、广阔而具有挑战性。曾来德聪明、幽默、学术地完满地回答了各种提问,在现场掀起一次次高潮。为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开辟了通道。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对话,音乐与书法的对话,视觉与听觉的对话,当代与远古的对话。东方与西方的对话……

  法国巴黎议会宫的这场“墨乐”,绝不是一场突发奇想的艺术事件,其实早在2005年6月18日,应大英博物馆的邀请,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演讲剧场,曾来德和英国闻名大提琴家Rohan De Saram完成了一次“墨乐”的“无辞对话”。那次活动中,西方音乐家演奏巴赫的大提琴组曲,曾来德用狂草书写李白的《草书歌行》,伦敦以及从周边国家赶来参加此项活动的数百位文化艺术界人士目睹了“对话”的盛况。曾来德在大英博物馆现场的出色表演征服了所有的人。使他们大开眼界,充分感受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神奇和美妙。因为“墨乐”的成功,大英博物馆专门举行了曾来德书法作品的收藏仪式,这是大英博物馆历史上第一次收藏当代中国书法家的作品。2006年8月,曾来德又带着他的“墨乐”先后出访了芬兰、瑞典、挪威等国,均引起巨大轰动和强烈反响。而现在,曾来德与几位民族音乐家,从万里之外的北京来到巴黎,开始了他墨乐巴黎的艺术旅程,这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墨乐艺术之旅。假如说,前面的几次“墨乐”是用中国书法的形式与西方音乐进行对话,那么本次“墨乐”以中国书法与中国民族音乐互相交融,所进行的不仅是东西文化的对话,更可谓是中国文化的输出。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让西方更加深刻地熟悉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与博大。

  关于“墨乐”的由来,曾来德说有关“墨乐”的思考与构想已经伴随他20余年。他早年在腾格里大沙漠时,经常在沙粒上用干枯的骆驼刺练习书法。骆驼刺划在沙上所产生的“沙沙”声,启发了他对书法与音乐之间的通感。而书法中的节奏、韵律的变化,更是使他对书法与音乐的关系产生浓厚的爱好。在后来的书法创作,尤其是狂草创作过程中,他经常一边书写,一边屏佐吸,用耳朵去倾听毛笔和宣纸的磨擦形成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节奏和声音,这样一来,书法创作不仅是用眼睛和手来营构静止的视觉世界,同时也可以用耳朵去体会绝妙的音乐的演绎过程。笔锋从纸上划过的“音乐”,不仅丰富了书法形式上的节奏变化,推动、强化了他的创作欲望,而且更轻易进入“心手相师”的忘我创作境界。在他最初提出“墨乐”的构想以后,就开始关注音乐,探寻“音乐”和“书法”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思考,他终于发现从构成元素、表现手段和艺术审美的回收方式3个方面,“音乐”和“书法”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音乐有“多,来,咪,发,索,啦,西”7个音乐符号,书法则有“点,横,撇,捺,钩,挑,折,提”8个基本点画。音乐的“点线运动”,是通过音乐家演奏乐器时所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强弱、节奏音律的快慢变化来实现的,而书法的“点线运动”则是通过毛笔和宣纸的摩擦来完成的。而且,音乐和书法在表现过程中都带有很强的偶然性因素和不可逆性。从审美的回收方式看,书法和音乐也有内在的关联。音乐是通过听觉回收,书法是通过视觉往返收,但最终都要回到“内心”来实现审美上的终极转化,都要回到“心灵的感应”。曾来德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墨乐”是对古老的书法艺术所蕴含的新的生命的探讨和追寻。点线和墨法形成的运动画面属于视觉范畴,“墨乐”属于听觉范畴,这样一来,书法就同时具有了“听觉”和“视觉”的双向艺术功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由“墨乐”带来的书法创作观念上的一次新的革命。对书法家而言,“墨乐”的发现也会大大丰富书法艺术的表现力。

  曾来德一直致力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他的作品来自古典,却直面当代,布满着现代感。作为中国书法界的先锋派代表人物,曾来德对中国传统书法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做了很多积极、有意义的工作,他的艺术探索影响了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书法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近年来,曾来德一方面在书法艺术上对传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梳理和探寻,做了一系列书法作品展和艺术活动、出版了大量书法作品集,对于他传统书法功力的深厚,书画界早有定评。此外他还深入山水画艺术,在书法与绘画间,寻找新的联结方式。但曾来德的内心深处,却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国际上推广、传播中国优秀的书法艺术,为此,他找到“墨乐”,希望用书法与音乐对话的形式,探索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与当代艺术间的创作联系,重新整合中国书法的优秀传统,以书法音乐——“墨乐”的方式进行传统的创造性发展,以此找到书法艺术在国际上全新而有效的传播手段。而事实上,从艺术文化传播的角度,“墨乐书法”比作为单纯的“视觉艺术”的书法,在传播上会更加直接和有效,这一点具有非凡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将使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文化舞台上成为最庞大的“音符”,让世界再一次见证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而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如何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更是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对此,曾来德以他的“墨乐”进行了自己的探索。而曾来德“墨乐巴黎”艺术活动的巨大成功,也充分说明,中国传统艺术完全能够在当代找到全新的阐释方式,也完全能够在文化交流及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上,发挥出全新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曾来德会带着他的“墨乐”,访问更多国家和地区,向全世界展示、输出中国书法文化。我们也相信,曾来德的“墨乐”也将成为一个文化强音对世界文化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美术报》)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书画资讯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028510093688965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