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中国木版年画召开国际论坛 发布“申遗”宣言
发布时间:2011-11-07 阅读次数:1660次

  写在前面:中国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笔巨大遗产。由于漫长而纵向的历史变迁,多元而横向的地域背景,独特而深刻的年俗底蕴,还有一代代才情并茂的艺人的创造,使年画发展成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高峰。它清楚地描绘出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炽烈地展示了老百姓的心灵向往,缤纷地表达了那个漫长的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全相。此次申请立项的项目将是我国文化史和艺术史上第一次对木版年画遗产进行全面的普查、整理、建档,建立研究体系,并将年画与文化学、美术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相结合。近年来,学界已意识到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要害的是对传承人的保护,而传承人的记忆大多是通过口传的方式传播,所以将口传落实到文字对当前的中国木版年画的传承和保护意义重大,因此在建立年画数据库的同时进行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史调查和研究成为必然。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和“硕果如花——十年中国木版年画普查成果展”于11月5日在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开幕仪式。
    在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的开幕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潘鲁生代表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发表《中国木版年画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言》,公布启动中国木版年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以此呼吁社会各界对木版年画引起广泛的重视,在专家学者和传承人不断的深入研讨和努力探索下,作为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民间生活方式等若干民间集大成载体的木版年画,将会引领我们寻找到中国文化的根脉。
冯骥才在开幕式中致辞
    从曾经“年画正在退隐”的慨叹到如今国际的、多元视角的研究

  该项目首席专家、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将带领团队利用四年时间让濒危的中国古老的民间美术木版年画完整地通过资料库的方式获得保留,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遗产,同时让活态的传承方式通过口述实录的形式得到更为长久的保存。这对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起到示范作用,并对中国木版年画的未来研究提供最为充分、宝贵的资料。口述史方法论将作为一种非遗保护的前沿理论方法向全国推广。

  冯骥才在发言中表示,中国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结晶,木版年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着木版年画从普查记录转入到传承保护,是保护工作的一个延伸、一个起点。发言中他还对保护工作做了细致部署,强调一要科学保护;二要广泛传播;三要利用弘扬,不要片面提“开发”,以经济利益考量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四要学术支撑。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锲而不舍,让世界了解中国最好的文化,让中国最好的文化走向世界。
    闻名木版年画传人杨立仁、房志达、邰立平、尹国全、郭全生、王学勤、霍庆有共同启动这一项目。
    据了解,中国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10年的普查和研究,已完成22卷本《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和14卷本《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并建立了数字化档案。
如年画般绚烂的展览 展示十年如花硕果
    名为“硕果如花”的“十年中国木版年画普查成果展”作为此次模板年画国际论坛的“姐妹篇”,以图片、文献、实物、视频等多种方式直观地展示普查的经验与收获。木版年画传人房志达、尹国全、霍庆有等现场演示传统作画艺术。展览旨在通过大量实物和各种资料让每一位参观者身临其境的体验到历史上空前的大型普查、中国木版年画的全记录、各产地年画文化的震撼力,不断了解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精髓,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影响加强实现民族自豪感,为实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展览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名为“全记录”,按照年画抢救与普查的“酝酿和启动期、推动期、收获期、行动还在继续”四个阶段的时间顺序,记录中国木版年画普查的全过程,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及相关理念,以及此次全国性年画普查的范畴与对象,普查的视角、方法、手段和重要成果之一《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并专门开辟出“滑县年画调查”的个案空间,以形象生动地展示此次普查的范畴与方法。
    展厅的“紧急抢救事件”,展示此次大普查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事件一一“武强贾氏屋顶秘藏年画古版发掘”与“南乡三十六村临终抢救”。通过抢救工程一始一终的两个典型案例,展现民间文化在不同时段的艰难困境和民间文化工作者的积极应对。
    第三部分C展厅的“传承人口述”,主要体现作为非遗重要主体的传承人口述。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木版年画研究基地的师生们历经五年,对全国十九个年画产地三十多位传承人进行了口述史调查,出版了14本100余万字的传承人口述史丛书。(雅昌艺术网专稿)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书画资讯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0812282562256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