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失而复得的孙中山题词匾额
发布时间:2011-10-28 阅读次数:1187次

  
图片资料
达世嘉
    臧增嘉先生是大世界的创始人黄楚九的大女婿臧伯庸先生的孙子。在他家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匾额。我起先以为是一幅印刷品,经臧先生介绍,始知这是一幅“货真价实”的孙中山先生手迹。说起这幅题词,臧先生向我讲述了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

  1905年,臧伯庸由成都前往日本留学,在日本熟悉了在日本东京东斌学堂学习军事的“四川老乡”熊克武。熊克武是由孙中山亲自介绍入会的第一批“同盟会”会员。1906年,熊克武把臧伯庸介绍加入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身在日本学医的臧伯庸与其他一些学医的“同盟会”会员,积极组织“红十字救护团”,预备回国赶往武汉,参与救护伤员,支持起义。等到他们回国,民国已经成立。孙先生就热情邀其在总统府任礼宾工作。后来,熊克武力邀臧伯庸去四川,在督军熊克武领导的蜀军任军医处处长。

  经商精明的黄楚九,看人也有专长。他认定臧伯庸既非从政之才,也无经商所长,于是尽管臧伯庸结婚不久,而且刚添新丁,还是毅然决定,让臧伯庸携妻带子重回日本继续没有完成的学业,直到1916年毕业于名古屋医科大学,成为一代名医。

  臧伯庸学成回来,就在南京西路吴江路开设私人诊所,孙中山先生欣然为之挥毫,题写“博爱”相赠,落款为“伯庸医院属,孙文”。

  上个世纪60年代,时任全国人大常委、民革副主席的熊克武先生,从北京给臧伯庸写信,请臧伯庸把中山先生的题词,借给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供他们作展出之用。臧伯庸先生没有任何犹豫,便把中山先生的题词交给了熊先生安排的人员带到北京。

  然而,说是“借用”的孙中山墨宝,就此没有了音讯。臧伯庸先生曾多次给熊克武先生写信追问此事,熊先生也是“爱莫能助”。到了“文革”初期,臧先生接到“革博”一封来函,说已将孙中山先生的题词“收归国有”。臧先生无法理解,熊先生也是十分尴尬,来信劝慰说,现时不便催讨,待时间合适,我一定让其“完璧归赵”云云。

  直到“文革”结束,臧伯庸先生已经西归,他的后人想起了失去多年的“传家宝”尚未回归,便以臧增嘉先生母亲的名义,给当时的“国博”领导去信,催问孙中山先生题词的下落。“泥牛入海无消息”,于是,第二封信以“挂号”形式寄出,以防收信人说“没有收到”。这一招果然见效,“革博”回信了;不过,比不回信还要让人“胸闷”,说,经查,没有此事;你们有收据吗?到了此时,臧家感到只能“死心”了。

  后来,臧增嘉先生给邓小平同志写信,把前因后果一一诉说清楚。没想到,不过两个礼拜,收到了“革博”的回信,不仅“找”到了臧伯庸先生“出借”的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原件,还在信中向臧家表示了歉意。

  如今,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被臧家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供来人瞻仰。(新民晚报)
相关书画新闻: 书画新闻  书画资讯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2112092971802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