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首家艺术品移动电商——翰墨千秋艺术交易中心公布了最新的拍卖公告,据翰墨千秋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底翰墨千秋艺术交易中心在线拍卖业务总成交额达1696万余元,平台累计上拍13389件拍品,成交9077件,综合成交率达67.79%。
艺术品移动电商的萌芽
2013年底,移动艺术电商开始在微信、淘宝等平台萌芽。以微信为例,截至2013年11月微信的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而微拍则是顺其自然的,借势微信的广泛覆盖面的手机互联网网民的基础出现的,顺应趋势的潮流。微拍初尝市场,打破传统的拍卖地域限制,随时随地的线上竞拍,使得初尝市场的微拍得到惊人的关注度以及火热度。微拍恰恰符合了手机互联网的移动化、个性化的特点,顺应发展模式的思维,借助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节节攀升。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覆盖
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在于,PC端只能在办公室或者家里通过网络来连接,而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则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就可以连接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4年我国互联网网民已达6.49亿,而手机网民已达5.57亿人(数据来源:CNNIC),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越PC互联网用户,成为介入互联网最重要的入口。现在的人们高度依赖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产品,而移动电商的出现则是大大满足了消费者随时随地进行网购的需求。当然,艺术品也不例外。
国内巨头“分食”艺术品移动电商市场
作为全球第三大投资类别艺术品投资,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庭和投资者的青睐。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艺术品电商纷纷转战移动端,相比微拍的不集中性及小众化,艺术类APP的出现则能更好的顺应手机互联网的市场。2013年8月18日翰墨千秋与香港高盛联合投资700万美金,共同打造的“艺术交易中心”APP正式上线,标志着国内首家艺术品移动电商的诞生。而作为国内拍卖巨头嘉德、保利等早就瞄准艺术品移动电商这块大蛋糕,就连苏富比、佳士得也出现移动客户端的中文版,占领国内市场,而淘宝、亚马逊、京东也在自己的APP上线了艺术品频道。艺术品的投资风险小、收益大、保值性强、精神附加值高让艺术品稳稳占领投资市场。而互联网的迅雷之势的席卷,艺术品移动电商的出现是潮流也是趋势,发展空间巨大,前景乐观。
艺术品移动电商为什么不能像传统电商一样火爆全网?
《2012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发展下降市场交易总额为1784亿元,同比下滑15%,艺术品网上交易额则同比上涨50%至18亿元,预测中国2015年在线艺术品交易总额将超过100亿元,全球将有一半的艺术品交易在互联网上完成,我国将近200亿的市场份额中,艺术品在线交易仅占18亿元,百分之一的份额都不到。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艺术品移动电商不能像传统电商一样火爆全网呢?
艺术品移动电商市场上的客户端主要分为两种形态模式。第一种模式如嘉德、保利等这样的传统拍卖企业,更加重视的是在APP上推送相关的新闻讯息,拍卖展览讯息以及拍品的相关资料讯息等。倾向于让关注者保持对自家公司以及市场的了解。第二种模式如翰墨千秋艺术交易中心、赵涌在线等艺术品移动电商,则是更加倾向于在手机客户端上进行直接销售、在线竞拍。
不难看出,对于线下拍卖的群体来说,原本线下拍卖针对的就是消费中高层的群体,这样的群体一般是自身就有相关艺术品鉴赏经验的群体,或者是身后有一群相当专业懂行情的人士,但是这样的群体一般对于线下传统拍卖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所以导致当艺术品移动电商出现时,很难去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去接受一个新事物的出现。
其次,真假难辨一直是艺术品市场存在问题,这一点在艺术品移动电商中被更加放大,不管PC互联网还是手机移动互联网,网络始终是虚拟空间,不少买家、藏家、艺术家对于网络多少都会心存芥蒂。
最后,也有不少人认为,艺术品移动电商大多数都是复制了传统的线下拍卖模式,只是单纯的照搬复制了形式,扮演着艺术市场补充的角色,难成大气。不够清晰的思维模式以及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的约束,都是对这个正在发展中模式的存疑。
尽管业内对于这个在线拍卖的出现有不同的看法和声音,但是不得不承认艺术品移动电商正在快速崛起。据英国Hiscox保险公司发布2015艺术品在线交易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从2013年的15.7亿美元增加到26.4亿美元,同比增长68%。而据AMRC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估算2014年国内艺术品网上交易额大约45亿元人民币。
艺术品移动在线拍卖是大势所趋,是艺术市场与互联网融合的产物,也是对传统拍卖市场互联网思维的表现形式,未来针对网民藏家的普及和增多,艺术品在线拍卖或将成为一种主流的艺术品交易形式。就如同谁曾想过短短几年时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会迅速盖过PC互联网一样!来源:翰墨千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