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行为艺术
《美学》(Aesthetica)10/11月号
本期杂志和读者一起来关注一个刚刚在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开幕的行为艺术展。这个名为“租借小岛上的仪式:物体剧院、阁楼表演和新心理剧——曼哈顿1970-1980”的展览致力于重现当年的纽约。当时行为艺术还只是一种短暂的、受市场质疑的媒介,而不是如今这种昂贵、奢华、能多次上演的艺术形式。此外,诸多摄影、电影界的热点话题也是本期关注的焦点。
从当代欧洲文化建制谈
“中国美术走出去”
《美术观察》10月号
“文化软实力”在近几年被频繁地提起,与之相适应,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强的背景中,中国美术也加快了对外传播的步伐。中国美术的确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另一方面,“走出去”,并不等于“走进去”。表面上与国外热热闹闹的频繁互动,并不能说明我们的艺术已然进入世界艺术板块。大部分时候,我们的活动、展览还处在自说自话、自卖自夸的初级阶段,与真正的“走进去”还距离尚远。
在现场:
艺术家作为采集者
《典藏·今艺术》10月号
本期专题“在现场:艺术家作为采集者”试着以在地创作思考出发,回到台湾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脉络,以西方艺术史中的人类学观点为彼端参照,持续延伸至:为何台湾近年来经验采集、田野调查等研究会成为至关重要之事?在目前当代艺术家所具有的收集者、档案员、历史研究者等多重身份、趋近人类学式的研究方法下,艺术家又如何转化所收集到的大量知识?
录入编辑:薛冬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