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社会地位的变化、成为艺术家的途径之类的问题,相对于风格、趣味研究,能更清晰地为今天的发展提供参照的可能。
历史的格局无法解释的现象,是艺术面貌的全面扩大化。从艺术相关人员(这里早已不能用“艺术家”来涵盖人群)的培养,到艺术作品的产生,其规模的超乎想象,在某种意义上,将作为一个事业而存在的艺术,带进了危险境地。究其因,与从美术学院扩招开始的“艺术家”培养链条相关联。
在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下简称《目录》)开始实施的2013年,这个链条上的重要节点所产生的变化,对本已存在的危险将意味着什么?对学院的力量与影响力的实现意味着什么?提问和思考的展开依然可以历史为依据。
教育部在《目录》中,“艺术学”上升为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种专业。这样的变化,表层体现为分类的细化,深层的精神在于获得了与“文学”分庭抗争的可能。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上升为门类是否等同于艺术学就获得了力量?
今天的社会里相当一部分艺术家是通过艺术学院的训练而完成最初的艺术学习。
学院的出现与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绘画及其他视觉艺术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有直接的关联。16世纪的意大利出现了许多同时在艺术、文学方面具有建树的杰出人物,他们当中的代表如阿尔贝蒂,既是画家,又是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和建筑师,具备一切关于宗教、文学、古典知识,以及透视学、解剖学、几何比例学等方面的知识,他们的努力着重于提高绘画与其他视觉艺术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地位,希望视觉艺术能够获得与诗学、音乐、修辞学一致的高度。
20世纪,人们常常用“学院主义的”这样一个已经滋生出一定贬义的词语形容那些坚持19世纪鉴赏和技法准则的严谨的艺术再现样式。创新的艺术家得以不需要依靠学院的认同而发展自己的艺术表现方式,人们开始思考:学院是否会继续作为那些适应传统与保守的艺术家的温床而存在?
然而,今天上升为门类之后的艺术学学科设置,面临的两难已经不是传统与保守之争。
新的媒体艺术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传统的学院训练不足以支持媒体艺术的创作。落实媒体艺术的美学语言近年已经被考虑进教学体系之中。扩展媒体语言的可能性,清晰地了解新媒体的发展和局限,强调作品的互动,这些问题都逐渐获得重视。
很明显,“艺术学”的困境在于新的美学主张如何养成?
当代艺术日益多元,学科交叉的现象明显,尽管学院也开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以适应一切的新技术、理论、市场。甚至连教学手段也得到修正和补充,各地穿梭的理论家们常常突如其来地举行讲座,带来所谓最新近的思想动态,艺术家也被邀请上课堂,谈论自己的艺术体验。这些讲座仿佛形成了对学院艺术理论、艺术史教学的一个补充。但是,脱离艺术隶属于文学学位时代的全面的学科设置,哲学、文学、美学相关课程的缺失,必将导致正在成为艺术家的年轻人中的相当一部分获得了不读书的理由,当学院教育将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复杂关联简单化为术科培养,艺术原来的人文基因面临的格式化未来,真是指日可待。■
(作者系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录入编辑:薛冬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