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揣摩与想象——论艺术家的艺术思维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9-17  阅读次数:2439次

   艺术的创作(不论中西艺术),需要具备诸方面的条件。好的艺术成果,是艺术家辛勤与智慧的结晶。在艺术创作的前期阶段,搜集素材、构思及训练扎实的手上能力,这些是艺术家辛勤的体现。那么艺术创作中的“智慧”又包涵什么呢?

    “智慧”,又可称“艺术思维”,即指艺术创作者面对基本素材时,如何展开想象,将素材中的“特质”给提炼出来,然后付诸于手上实践。举个例子,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始,日军即展开全面侵华的卑劣活动,整个中国陷入了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日军的“烧、杀、抢、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面对这种局面,画家蒋兆和奔赴南京、上海,辗转各地,亲眼目睹了难民的悲惨境地,搜集了无尽地素材,这就为他创作后来在全国深具影响的《流民图》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只是艺术创作的前提,蒋兆和在此基础上,多次揣摩奄奄一息的老人、掩捂双耳而躲避空袭的父女及失去孩子而苦苦无助的女人。这种揣摩,是在即时即景地还原当时的苦难情境,让画家更深刻、形象地得到客观对象身上的特质。而这种揣摩,又是一次真正意义上地发散“艺术思维”,且这种发散是建立在对客观对象进行合理想象的基础上的。所以,艺术家的这种“智慧”,是不可或缺的,更是必要的。

    那么,如何进行揣摩与想象呢?即创作者在看待或表现客观对象时,一定要擅于发掘它背后的故事。道理很简单,任何客观对象,甚至任何事物都是处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的,它的存在与周边其它事物具备着紧密地联系。发掘出客观对象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即是发掘了它背后的故事,也就最终完成了揣摩与想象的目的和意义。

    中西画史上,诸多杰出的历史巨作无不是作者自身进行发散思维的结果。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箫照的《中兴瑞应图》及米勒的《晚钟》等,这些都很好地传达了创作者的艺术思维

 

来源:月雅书画中国

相关书画知识: 艺术家  艺术思维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043151378631592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