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宋宝璋老师
宋宝璋书法作品
大家都知道,行书是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写起来比楷书快,看起来又不像草书那么难认。古人云: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唐代张怀珀认为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为行书。
行书书写没有一套规定的写法,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就叫做“行楷”,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而近于草书的就叫做“行草。行书的好处是不像草书那样难认,又不像楷书那样规矩平整、一丝不句,写起来比较灵活,而且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行书结构: 行书结构应在楷书平整的基础上力求动势。因为行书与楷书是大同小异,楷书是静中见生气。行书是动中见精神。楷书如虎居龙盘,须角森严(如泰山之稳);行书如虎步龙骧,鳞爪闪烁(像仰头奔马)。楷书的点画,都是自为起止;行书的特点是各点划前后互相引接,有牵连不断之势,在体势上比楷书的斜侧变化要多,笔画上增多了一些附钩和牵丝,而且是化繁为简,避密就疏,有正有斜,有紧有松,参差错落,与楷书形成明显对比。
2、行书笔法 用笔方法即为笔法。不管什么书体,功夫需在用笔,在书写行书握笔方面,不要太紧,也要做到指实掌虚、用笔灵活,执笔虚中有力,运笔快中有稳,圆中求折,松紧活用,重按轻提,把力量用在笔尖上。写大字时,要运腕、运肘、运臂,力量集中,要尽全力,笔笔不能放松。坚持中锋用笔,不要平滑,写活而不能写死,在变化中写出动感。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注意用笔三要,这三要是指书写时的三个要领,即起笔、行笔、收笔。起笔有藏锋,露锋之法,有顺势逆势之别。藏锋是指逆势起笔,笔锋藏于笔画中间,而不外漏;露锋是指顺势起笔,笔锋露在笔画之外而不内藏。 同时还要注意三用,指用笔、用墨、用纸。写行书要用羊毫或兼毫、用长锋较好。根据个人的用笔习惯用纸要熟宣或半生半熟均可。用墨要浓谈结合。
3、行书章法 我认为行书的章法是最难的一步,一幅作品的好坏,光有笔法墨法是不够的,没有好的章法,可以说是杂乱无章,字的大小、长短、肥瘦、宽窄包括线条的粗细和干湿浓淡及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关系等等都非常重要。所以说要写出气势、神韵、美感、动感,必须在点画之间的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的穿插、行与行之间的应带有实有虚富有表现力。 在章法上,由于写时速度加快,为了达到气息连贯的目的,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彰显。随着书写的节奏,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让整幅作品和谐统一。 一幅好的行书作品真正达到雅俗共赏,就像一幅高山流水、一泻千里的山水画卷。
4、行书笔画种类 行书的笔画大致可分为八种,即:点、横、坚、勾、撇、捺、折、提,行书笔画的表现形式在楷书的基础上变化较大。点有:直点、侧点、平点、左点、右点、仰点等等。横有:长横、短横、带锋横等。竖有:竖钩、竖弯钩、斜钩、卧钩、戈钩、横钩等。捺有:斜捺、平捺、反捺、回锋捺。撇有:直撇、平撇、兰叶撇、带钩撇等。折有:横折、竖折。提有:平斜、长短之分。 以上各种行书笔画,从它的变化形式而言,比楷书笔画丰富的要多,这是因为行书笔画之间的“流速”而造成的。是在书定过程中因连带而产生的附钩。
总之,行书和其它书体一样,点画要有立体美,要写出既圆润又苍老,既轻柔又刚劲,行笔有急有缓、有方有圆、有藏有露、有轻有重、有浓有淡,线条要有动态感和节奏感,使作品达到和谐自然。
以上是个人的几点不成熟的体会,如有错误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为书法家宋宝璋在书法讲堂的发言稿摘编 作者:宋宝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