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象形文字昭示人对线的获得。
线对时间的拥有中消除时间。
于是,线具有神圣性。
74.线,界破顽白。说的是:线条理了混沌。石涛和尚顿悟于此。
75.指事文字是拥有线的里程碑。指事文字实现了用线呈现的目标。
事,是人与物,或物与物,或人与人的关联的时间性展开。指事,便是指出这关联与展开。
关联的虚无与展开的时间,根本上是不可见的,无形的。指事文字,以可见的线,将不可见引入可见。
由不可见到可见,是解蔽的过程。
解蔽的手段是:线。
76. 由指事而会意,是一路行走,疆域无限而无不可矣。
77. 本于线的形,经由认知而出;出于心,故为心像。
78. 心像者,心迹也。
但从心里出来,需要途径、方法——这就涉及到技巧。艺术对技术的依赖,就在于此。 所以,艺术里有了“术”字。直接申明了“术”的紧要。
79. 就像有人说部分中国作家语言水平太低了一样,文学上技术的低下,自然没有高水准的文学作品,绘画放弃技术,评说自然就不能以技术的标准。
80. 用“艺”来衡量“技术”,叫“艺术”;用“艺”来表达“观念”,叫“当代艺术”。
艺念(或者说当代艺术)便是以政治性或者社会性替代了技术性而成就自己的。当然,市场性因素也可以成为替代者。
81. 艺术有艺术的尺,艺念有艺念的尺。艺念,尽管占着“艺术”的名,但是,已经换了一把尺。用了新的尺。这把新的尺上刻的是什么不要紧,只要不是原来技术标准就行——什么都行,因此成为“后现代”的宣言。途径,于是,晦蔽之中,黑暗便畅行无阻了。■
录入编辑:李琪
|